香港的教养 港人如何应对菲人质事件

"如何避免突发事件引发激烈的民族主义情绪,香港的经验是:民众要有所不为,政府要有所为。""
"

责任编辑:郭力 马昌博 李梁 实习生 蓝倪

编者按:人质事件在香港引发针对菲律宾的群情激愤,而香港政府、民众、媒体、非政府组织一起着力,终于使事态在文明轨道上进展。

如何避免突发事件引发激烈的民族主义情绪,香港的经验是:民众要有所不为,政府要有所为。

截至8月29日,香港共2名菲佣被解雇,均与人质事件无关。

“港人见证了菲律宾不公义的社会系统,而菲佣的家人们还生活在这个环境下。”香港立法会议员陈淑庄说。

有议员要求检讨“赴菲律宾旅游黑色警告”,因为“不能因为惩罚而破坏机制”。

人们在皇后像广场为罹难的港人哀悼。 (南方周末记者 王轶庶/图)

港人游行队伍旁,正在聚会的香港菲佣。 (南方周末记者 王轶庶/图) 

8月29日下午3时的香港维多利亚公园,一名老者手中高举巨大的标语纸,写着,“港人要为死者报仇!血债血还!”

有人冲他喊:“太极端了,不要搞民族仇恨!”但老者一面斥责批评者“冷血”,一面拿起一把遮阳伞向他戳去。

工作人员赶紧将二人分开,并连向老者道“对不起”。

这天是香港人质在菲律宾遇害的“头七”。香港各政党举行联合游行,悼念死者,要求菲政府彻查真相。香港立法会主席曾钰成对南方周末记者说,在他的印象里,这是香港第一次各大政党联合举行游行。

有人将黄丝带系在栏杆上,也有人献上白花,合十鞠躬,黑白衣衫的8万人安静地从维多利亚公园出发,打着“港殇”、“还我真相”等标牌,转出轩尼诗道,穿过港岛最繁华的铜锣湾、湾仔、金钟,最后行进到中环地区。

在那里,游行队伍遇到了正在周末聚会的大批菲律宾籍家庭雇佣人员(以下简称“菲佣”)。

菲佣周末聚会是香港几十年的传统。这天,众多菲佣化着妆,在路边铺起报纸打牌、聚餐、嬉笑聊天。她们告诉本报记者,今天聚会的人比以往略少一些。有雇主告诫菲佣说,“今天最好不要出门。”

不过聚会人数略少的另一个原因是,不少菲佣同时也正在组织对遇害香港人质的“祈祷追思会”,同样黑白衣衫,同样表情肃穆。

仅在一周前,港人在菲律宾领馆前的抗议一度在失控边缘,坊间也流传开针对菲佣的各种言论。但7天时间里,香港政府、民众、

登录后获取更多权限

立即登录

网络编辑:王怜花

欢迎分享、点赞与留言。本作品的版权为南方周末或相关著作权人所有,任何第三方未经授权,不得转载,否则即为侵权。

{{ isview_popup.firstLine }}{{ isview_popup.highlight }}

{{ isview_popup.secondLine }}

{{ isview_popup.buttonTex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