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峡工程最终不是治水问题,是哲学问题”

南方周末专访曾主持三峡建设的陆佑楣院士,谈及三峡决策以及建设过程中的宣传问题

七月,长江洪水肆虐,三峡防洪能力到底是防万年一遇、千年一遇还是百年一遇的问题饱受关注。曾主持三峡建设的陆佑楣院士接受南方周末专访,谈及三峡决策以及建设过程中的宣传问题。

三峡电力公司要提早蓄水发更多电,水利部担心洪水到来,不让提早蓄水。最后只能让国务院拍板。 (CFP/图) 

能不能解决全流域洪水灾害?不可能

南方周末:今年7月长江洪水时,长江委、三峡电力各级领导,都通过媒体解释三峡防洪能力万年一遇、千年一遇、百年一遇的问题,是否这次三峡各部门内部的压力很大?

陆佑楣:我们为什么要建三峡?首要任务就是防洪,我把它看成建三峡的必要条件。我们一直对防洪强调了很多,会造成一种舆论:长江防洪 不是有三峡吗?这次长江闹洪水,老百姓反过来说,三峡解决不了多大问题。正好长江水利委员会又说:三峡解决不了长江所有的洪水问题。这个话道理是对的,但 老百姓回头一想,当年吵着非要上三峡,不就是为了防洪吗?就造成现在的反应。

要我看,最好来一场特大洪水来考验一下。

陆佑楣:中国水利水电工程权威专家,中国工程院院士。1984年8月至1993年1月,历任水电部副部长、能源部副部长、武警水电指挥部政委、三峡工程领导小组副组 长。1993年1月至2003年11月,先后任国务院三峡工程建设委员会委员、副主任,三峡总公司总经理,实际主持了长江三峡工程建设。南方周末:那不是很危险吗?

陆佑楣:没危险,真的没危险。三峡工程本身设计标准非常高。今年这场水7万立方米每秒的流量,还不到20年一遇。为了保证大坝安全、可靠,它的设计标准是千年一遇的,也就是9.88万立方米每秒的流量。

南方周末:您说的是大坝本身没危险?

陆佑楣:是,本身的安全,就是不会漫坝。

南方周末:大坝不会毁,但不代表其它地方没事?

陆佑楣:大坝抗洪能力的设计标准很高。至于防洪功能,那是另一个概念。防洪功能就看下游荆江大堤,三峡的主要目标是为了解决荆江大堤安全。所以,它的防洪功能跟大坝自身的设计洪水标

登录后获取更多权限

立即登录

网络编辑:王怜花

欢迎分享、点赞与留言。本作品的版权为南方周末或相关著作权人所有,任何第三方未经授权,不得转载,否则即为侵权。

参与评论


精选评论 (96)


回复

2010-09-03

“当时最担心荆江大堤,这才是建三峡的主要目的”,仅仅是为了60万人,呵呵,有点搞笑

回复

2010-08-29

砖家唬人也没新意,还真的把国民当傻子

回复

2010-08-29

任何事情都有他的两面性,如何判断一个事情的好坏,应该将她正反两个方面对比。三峡工程的功过自然是事实讲话。作用是肯定的,但也不是有了三峡,长江的防洪可以呼呼大睡了。任何人任何事情都不是万能,一个伟人可以是主心骨,但解决问题靠的还是优秀的团队,靠的是广大人民的力量。长江防洪,应该是以三峡为主,其他支流、湖泊滞洪区也是不肯分割的重要部分。 中国有了核武器的时候,肯定不少人都会骄傲地说,我们不怕了。可是,有了核武器真的就安全了吗?现在看来,不是。我们承认核武器的作用是巨大的,但不是万能的。我们只有军事科技综合的实力上去了,国防才会真正的强大。当然,我们永远不会想一劳永逸、高枕无忧,任何时候都应该具备危机感

回复

2010-08-29

任何事情都有他的两面性,如何判断一个事情的好坏,应该将她正反两个方面对比。三峡工程的功过自然是事实讲话。作用是肯定的,但也不是有了三峡,长江的防洪可以呼呼大睡了。任何人任何事情都不是万能,一个伟人可以是主心骨,但解决问题靠的还是优秀的团队,靠的是广大人民的力量。长江防洪,应该是以三峡为主,其他支流、湖泊滞洪区也是不肯分割的重要部分。 中国有了核武器的时候,肯定不少人都会骄傲地说,我们不怕了。可是,有了核武器真的就安全了吗?现在看来,不是。我们承认核武器的作用是巨大的,但不是万能的。我们只有军事科技综合的实力上去了,国防才会真正的强大。当然,我们永远不会想一劳永逸、高枕无忧,任何时候都应该具备危机感

回复

2010-08-27

这也能扯成哲学问题? 这位陆砖家,哎! 妈的,他该不是烧砖的出身吧!

回复

2010-08-24

感觉说的还是很有点合理的!

回复

2010-08-23

通篇看完,只能说无语了。一个建设工程,最后扯到了哲学层次,完全没有责任感,有的只是对结果的推诿。只能赠这个专家两个字“无耻”!

回复

2010-08-23

看了半天没看懂,推三阻四的,居然还谈到哲学问题,越发搞不懂了。官员说话就喜欢绕来绕去的,把人弄晕为原则。好好的一条三峡非要修个大坝,现在弄的骑虎难下,就剩嘴硬了。

回复

2010-08-23

最烦的就是某些半吊子科学家在那里谈哲学,对哲学的理解还不如小学生 中国的事情还是政治家说了算,科学家只是笼子里面的鸟而已

回复

2010-08-23

那些当政者就喜欢“大”,要世界最大的,这才有面子。本来三峡建一个普通的水电站就可以了,非得要世界第一。现在三峡建成后根本达不到当时设计的标准,简直就是浪费!而且还出现很多自然灾害!三峡工程是福还是祸,时间会有定论。

不会独行
回复

不会独行

2010-08-23

黄万里!!!!!

回复

2010-08-23

别当真,所谓三峡工程只不过又一个形象工程而已,中看不中用

回复

2010-08-23

大概看了几个人的留言,有的比较中肯,有的有点激动。 我见过三峡,也建过三峡,参与了二期工程的全部的建设。对三峡比较感兴趣,也了解了一些情况。 大家有的在冲陆总发牢骚,完全没必要,陆总当时虽然是能源部副部长,然后过来管理三峡,他也是执行者,不是决策者,决策者是谁?是全国人民。详见以下: “1992年4月3日 令人十分欣慰的是,争论近40年之久的兴建三峡工程,在今天人大举行的全体大会上,终于获得通过。对国务院的议案,赞成1767票,反对177票,弃权664票,未按表决器的25票,投赞成票的共占出席人数的67%,即超过2/3,比需要的过半数还多451票。万里委员长宣布表决结果,全场响起热烈的掌声。 附1:4月3日,第七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五次会议关于兴建长江三峡工程的决议 第七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五次会议,审议了国务院关于提请审议兴建长江三峡工程的议案,并根据全国人民代表大会财政经济委员会的审查报告,决定批准将兴建长江三峡工程列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十年规划,由国务院根据国民经济发展的实际情况和国家财力、物力的可能,选择适当时机组织实施。对于已经发现的问题要继续研究,妥善解决。” 这可是全国人大会议通过了的事情,虽然在中国的人大、政协是怎回事大家也清楚,但决策层想上,于是借用全国人大这个平台来集体决策,出了问题也是大家的。 和全国人大比起来,陆总当然只是执行者。 1992年谁当政?江总书记,后面加中央顾问委员会。

ishit
回复

ishit

2010-08-22

很明显,陆某人认为自己对读者有智商上的优越感

回复

2010-08-22

又是三峡,三峡在我心中已死

回复

2010-08-22

其实任何事情都有利有弊,普通老百姓从小的一方面看,看到的是自己眼见为实的东西,并且亲身体会到的东西,还有很多真相都是道听途说,比如修建三峡的好处,肯定也是很大的,如果花几十几百个亿去建一个完全没用的东西,咱们中国人民还能活到现在吗?古代的长城、京杭大运河也是惠及千年的大工程,当年劳民伤财、怨声载道,但是今日不是也让几千年以后的我们受惠了么……

回复

2010-08-22

这让我想起青岛,青岛近年也要建地铁了。不知道是地铁能让一个城市看起来体面些,还是真的会给青岛市民带去很多方便,反正青岛那么悠然悠哉的一个城市,商业运转的速度真的是否需要这么高效的工程去支撑就不得而知。只是我觉得,建个地铁太不容易了,花大钱,挖大路。不过,看到那条标语“功在当代利在千秋”,我又只好什么都不说。

回复

2010-08-22

首要任务就是防洪,但是防不了下游的洪水!长江上主要的洪水在下游,所以首要任务防洪完成不了! “防洪功能就看下游荆江大堤,三峡的主要目标是为了解决荆江大堤安全。”“从防洪功能上说,没有三峡工程,荆江大堤的防洪标准就只有10年一遇,加固后大概可达到20年一遇。有了三峡水库,可以把荆 江大堤的防洪标准提高到百年一遇,保护荆江大堤里面60万人口。” 也就是说我们修了万年标准和成本的大坝只达到了百年的标准,因为荆江大坝的瓶颈,这不是很大意义上的浪费么!!!

回复

2010-08-22

三峡问题?哼,不是就是问题工程吗?

回复

2010-08-22

实际上三峡到底该不该修,有争论,争论太多了,政治家们不懂科学,科学家们又整不出个谁对谁错来,就只能靠哲学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