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什么、怎么读,比读多久更重要

从几年前起,台湾各大学的招生额度加起来,超过了每年投考大学的考生总人数。

责任编辑:蔡军剑

一场看不见的巨大浪费,在台湾社会进行着……

从几年前起,台湾各大学的招生额度加起来,超过了每年投考大学的考生总人数。换句话说,如果完全按照供需关系,只要愿意考,每个考生一定都有学校念。这样的教育结构,还不断向下蔓延,到今年,基本上国中毕业的学生,也差不多都有高中可以念了。

然而在教育上,产生的效果是什么?几乎所有人都同意的,是使得高等教育的品质不断下降,然而却没有真正解决升学考试的压力。怎么会如此?大学太多,大学文凭太普遍,相对的一张普通的大学文凭也就不会有什么具体的

登录后获取更多权限

立即登录

欢迎分享、点赞与留言。本作品的版权为南方周末或相关著作权人所有,任何第三方未经授权,不得转载,否则即为侵权。

参与评论


精选评论 (11)


回复

2013-12-09

感觉很在理的样子

回复

2011-01-31

谁都在批评中国教育制度的不完善,谁都说不出教育制度该怎么完善!!

回复

2010-08-28

想扼杀自由,却又想获得创新,无异于想当婊子,又想立牌坊·····其实啊,那个什么什么思想真不管用,大家都知道是咋回事,只不过都是些皇帝的新装里面的观众,心照不宣、心照不宣哈

回复

2010-08-27

有利于全体中国人的教育改革方案到底惹了谁?       今日学堂校长:张健柏         但丁说:“道德常常能弥补智力的缺陷,然而,智力却永远填补不了道德的空白”我们国家的未来走向,再也不能够“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了,而必须以人心的救治,道德的约束,人性的良善和关爱的心灵为中心,才能实现“可持续的发展”。       我们国家正处在一个物质极度繁荣的辉煌时刻,我说的“盛世危言”,很让人败兴。但是别忘了历史:罗马帝国就是在最辉煌的时候突然崩溃的,中国的汉唐明清,也是在极度繁荣的时候突然崩溃的。而崩溃的原因,无不是人心的堕落,人欲的泛滥,道德的沦丧。物质文化的灿烂,遮蔽人心的贪婪,如果缺乏道德和心灵的支撑,必然带来国家民族的巨大灾难和不幸。       而延续盛世,长治久安的方式,就是教育,真正的教育!只有依靠真正的教育,才能“收拾人心”,才能保证我们国家值得珍惜的一切,不被我们自己的无序和混乱所毁灭!       老子说【其安易持,其未兆易谋】,意思就是:趁我们社会还算安定的时候,才有机会做一些保护和延续的事情。在不妙的事情还不是特别明显的时候,我们还有机会选择改变!       我希望的未来,是一个像汉唐时代一样值得全世界尊重和向往的中华民族在东方的崛起。而不是一个被自己野火般的贪欲和愚蠢所毁灭的民族,因其可怕的大崩溃而让全世界为之战栗。我相信这也是您的愿望和目标,是全体中国人的愿望!也是我愿意用生命来拥抱的梦想和理想!       我下面这些文字,不断遭遇“被私密”,“被回收”,“被删除”的命运,我不知道有什么团体会这么忌恨这些文字的内容。           

回复

2010-08-25

大陆的情况也何尝不是如此

回复

2010-08-21

中国教育要出大师,一定要有思想自由。 也根本不用怕思想变自由了,就会乱。 比起思想自由来,思想不自由导致的乱的机会更大。 这个在世界历史,中国历史上的例子很多。如:中国唐朝,17世纪的荷兰,18世纪的英国等。

回复

2010-08-21

我们都知道,教育要思想自由,但党国却不肯放弃思想自由。 因为他们相信控制了思想,就是控制了行动。 其实这是个误区。 人都有思想自由,但并不表示人都有行动自由。 另一描述也一样成立: 人没有思想自由,但并不表示人没有行动自由。

回复

2010-08-21

台湾教育的现状,引起了我的共鸣。自己读书15年,读书的目的只是考学。可实际学到了些什么呢?被意识形态经典了的历史?蹩脚的英语?还是好多没有实用价值的数学化学知识?还是学会了如何做人?前几天看见缺月,忽然在想,为什么会有月圆月缺?只记得这是三年级自然课上研究的东西,当时老师告诉了答案,这么多年早就忘记了。考学是一路考过来了,背书。。。考试。。。忘到脑后。如此如此,大把的青春年华啊。 读书对于我,向来没什么兴趣,只是变成了过日子的常规。于是我不知道读书获得了什么。从小学到大学毕业,总是能学到些什么,但是,我的收获只是些小鱼小虾,和花费的15年的青春时光,是不成正比的。我大概属于听话的孩子,明天要考试了,今天记一下,于是考试成绩一直不错,可是后天就忘记了,我并没有真的学到什么。我大概属于那种需要一点一点的自己研究,才能知道些东西的人。在读书的时候,没有太多做这些事情,我也不知道自己是这种人。于是教育让人认识自我的机能,在我这里也失效了。

回复

2010-08-20

盘点中国教育大事,我们发现党国实在是幽默大师。大事如下: 1、温总理被钱学森问:中国为什么出不了大师? 2、温总理去学校听课评课,说了些振奋人心的话。 3、国家教育中长期发展纲要出来了,轰轰烈烈。 4、忽然党国说,要搞科研举国体制…… 看起来中国教育改革是绝路,只好举国体制。党国不肯放弃思想控制,不肯让自由思想在学校生长,可是又想出大师,居然想出举国体制的绝招。佩服啊! 大师最重要的条件,恰恰是伟大的思想,自由的创造性的思想,人文科学如此,自然科学更是如此。我们这些年搞奥赛,那些考试起来如猛虎的学生,研究起来仍然是弱智一个。 我们嗜酒年以后,出过大师吗?我们吹嘘的新中国的科学成就,那个是由党国培养的人搞出来的?

回复

2010-08-19

失去了学习动力的人,在学校里混着混着,又构成了另一股浪费. 没有人算得出来,教育造成的浪费究竟大到什么程度。不过有件事是明确可以从中得到结论的,那就是:并不是受愈久的教育就愈好。延长教育年限,让小孩留在学校里,不管是九年、十年或十二年义务教育,相对是容易的。真正难的,也真正需要小心规划的,是到底要教他们什么,该如何教,最后教出什么样的社会新鲜人,对社会产生怎样的作用。

回复

2010-08-19

畸形的社会灌输着畸形的教育,与教育为本的初衷背道而驰,越走越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