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DP统计,从何而来,向何而去?
地方GDP数据高于全国数据,已成为中国GDP近20年来的“惯例”
责任编辑:李梁 马昌博 郭力 实习生 李顺
7月15日,国家统计局公布了最新的2010年上半年全国经济运行情况。全国GDP增长11.1%。目前,27个已经公布GDP数据的省区中,除新疆、西藏、甘肃低于全国数据外,其他省份都全面超越了国家统计局公布的全国GDP增长率。
多年来就是这样了。自1992年中国全面核算GDP以来,地方GDP增长率加权平均,从来都是高于全国GDP增长率;而地方GDP的加总,从1996年以来,从来也都是高于全国GDP总量。
这种现象不仅存在于各省GDP数据之于全国GDP数据,在各省份内部,市县的GDP数据,往往也都高于全省平均水平。如果有人把全国各地市县一级公布的GDP数据,细细统计相加,将会得出一个惊天的数字。
众所周知,GDP在中国,不仅是数字,更是政绩;统计不仅是科学,还是政治。这个美国经济学家发明的统计标准,究竟是如何在中国统计体系里落地生根,并被日益神化的?中国统计体系是如何杂交苏联和美国统计体系,以适应中国特色的数据需要的?
老革命遇到了新问题
中国统计体系由苏式体系转向西方SNA体系,其难度远远超过人们的想象。
中国人都记得,1981年邓小平许下的承诺——到2000年,实现工农业总产值翻两番。不过到2000年,在论证我国实现这一目标时,稍稍有点麻烦,统计指标变了:工农业总产值换成了GDP(国内生产总值)。而在1981年,中国的国民收入核算中并没有GDP这个概念。
上个世纪90年代前,中国经济核算还是以苏式MPS(物质产品平衡表)体系为基础,直到1992年才停止。这个体系的核心,正是邓小平所提到的“工农业总产值”。它在计算经济活动时,仅计算物质资料的生产,而举凡金融贸易、医疗卫生、教育科研等一系列国民经济活动,并不计入。
苏式MPS体系的基础是马克思主义经济学思想的核心:劳动价值论。而当时西方所采用的SNA(国民账户)体系则基于“要素价值理论”。后来中国统计体系由苏式体系转向西方SNA体系,在实际操作中遇到许多问题。
1978年开始改革开
登录后获取更多权限
网络编辑:王怜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