伍迪·艾伦和陀思妥耶夫斯基

陀思妥耶夫斯基小说伟大之处,不在于说教,而在于他对世俗人——特别是知识分子的心理分析和理性批判。这种救赎方法和哲学思考模式,除了学者和宗教家之外,还有谁敢去领教?

责任编辑:马莉

陀思妥耶夫斯基小说伟大之处,不在于说教,而在于他对世俗人——特别是知识分子的心理分析和理性批判。这种救赎方法和哲学思考模式,除了学者和宗教家之外,还有谁敢去领教?美国电影界恐怕也只剩下伍迪·艾伦了。

看完伍迪·艾伦的影片《迷失决胜分》(Match Point),我回家立刻到书房中去找那本破旧不堪的陀思妥耶夫斯基名著《罪与罚》的英译本,寻遍未获,只好等到第二天匆匆去书店买了另一个新译本,于是迫不及待地找到该书第一部最后一章(第八章)仔细阅读:故事的主角拉斯科尼科夫闯进那个开当铺的老女人公寓,用斧头把她杀了,刚从她颈上抢了钱包,不巧她妹妹突然回来,于是又把她劈死了,前者是预谋,后者是偶然,不得不灭口。

这一段“经典”故事也是《迷失决胜分》的关键,影片中的这段情节直接引自小说中的这一章。伍迪·艾伦真的了不起,非但不掩饰他的“抄袭”行为,而且在片子开始不久就暴露用心,让男主角睡在床上看《罪与罚》!一个平庸的网球教练竟然喜欢听歌剧和看陀思妥耶夫斯基的小说,真有点匪夷所思,也是这部出色电影惟一不合情理的细节,让我特别喜欢。当然故事已经完全改头换面,发生在当今的英国上流社会,而19世纪的《罪与罚》,也变成了21世纪的情与欲、阶级和身份、一男和两女之间的纠纷。

伍迪·艾伦对俄国小说的向往早在他的一部旧片《爱与死》(Love and Deatj,1975)中已经展露无遗,但表现的是他一贯的反讽和自嘲,伍迪在片中

登录后获取更多权限

立即登录

网络编辑:莫希

欢迎分享、点赞与留言。本作品的版权为南方周末或相关著作权人所有,任何第三方未经授权,不得转载,否则即为侵权。

参与评论


精选评论 (4)


回复

2010-08-06

作为一个中国人,很难理解这种救赎思想。罪犯么,一枪干掉就行了。 难道外国人纠结的是该惩罚罪人的肉体还是精神,或者两者都……

回复

2010-08-03

南周编辑能不能在发稿之前做下 edit proof呢?love and death;Annie Hall

回复

2010-08-02

我看的译名是《赛末点》,里面的歌剧记得很清楚.犯了罪应该受到怎样的惩罚,这个问题,留给哲学家比较好。

回复

2010-07-30

《罪与罚》强忍着也没能读完,很遗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