规划大上海,走了几多弯路
作为中国城市化的前沿之地,大上海提供了太多的样板模式,供各地效仿跟进,比如新天地,比如卫星城;然而,效仿者往往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只见其利,却忽视其弊。
责任编辑:朱红军 实习生 袁端端
作为中国城市化的前沿之地,大上海提供了太多的样板模式,供各地效仿跟进,比如新天地,比如卫星城;然而,效仿者往往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只见其利,却忽视其弊。
中国从没有停下加速城市化的步伐,最新的趋势是,未来几年,或将有上千座新城诞生。北京、天津、广州、重庆都在推动郊区新城的建设,加上各省城市不甘人后的架势,让中国正成为全世界最大规模的造城运动场。
如何规划、建造我们的城市?7月1日,在一场于上海召开的全球建筑峰会上,现任上海嘉定区区长的孙继伟破天荒直言上海经年以来走过的城市发展弯路。作为亲历者,他或参与或主导了上海近二十年来城市规划历程上的诸多大动作,比如新天地建设、石库门改造以及郊区卫星城镇的开发。
“新天地”利弊:从驱赶原住民到吸纳原住民
1996年,上海市卢湾区启动了面积达52公顷的太平桥地区旧城改造,并向社会征集规划方案。刚刚从同济大学建筑系博士毕业的孙继伟被分配到卢湾区建设委员会当主任助理。
这片旧城区离淮海路商圈很近,区位优越,整个街区的建筑都是19世纪外国租界兴建的联排石库门里弄住宅。新中国成立后,上海住房紧张,石库门住宅被分拆改建,乱搭乱建,因为缺乏维护,整体风貌破败、凌乱。
从上世纪90年代开始,上海启动了对石库门的大规模拆迁、重建,取而代之的是一幢幢高楼。沪上一些文化界人士开始奔走呼喊,希望不要丢了文化遗产。
太平桥地区改造正是在这一争议下展开的。招标方案为此特别要求保护这一地区的“中共一大会址”和相邻建筑,周边地区还不能建造高楼。在如此严格的限制下,香港瑞安集团的“新天地”方案最终入选。
瑞安的设计方案保留了北部地块的大部分质量完好的石库门房子,整旧如旧,只对内部翻新改造,加装了光纤电缆和空调系统,铺埋地下水、电、气等基础设施,同时兴建、穿插部分现代建筑;而南部地块则保留少量石库门,批量兴建低层且反映时代特征的新建筑,规划一条商业步行街,串起南、北两个地块。
2001年9月,改造完成的街区被命名为新天地。所有的原居民全部被迁走,经过改造的石库门全部投入商用,变成了一个繁华、时尚的商业街区。后来,瑞安又在附近新建了富人住宅区——翠湖天地和商业
登录后获取更多权限
网络编辑:X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