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不相信,你能猜对我们的结局

对不起,我说了太多的“我们”,因为一种电影精神不是由一个人构成的。结束文章之前,我想用老文艺青年的方法,来几句北岛的诗

责任编辑:平客 袁蕾 实习生 赵大伟 石潇

无论如何,我们都是一批忠实于电影的人。如果我们愿意承认一个国家的电影应该有文化的成分,我会告诉大家,在这十几年里,最具文化努力的电影大都来自“第六代”导演。——贾樟柯

我自己不知道所谓“第六代”是按什么来划分的。从年龄上来说,我比1990年就拍出《妈妈》的张元导演要小七岁,比认为自己是“第七代”导演的陆川大半年。我二十八岁拍出《小武》,从1998年起人们就把我归入“第六代”的行列了。

我一直觉得,过分地强调自己是第几代,或者过分地排斥自己是第几代,本质上是一样的。不想把自己归为一个群体,某种程度上是想强调个人的独特性,或者想回避“某代”所具有的负面影响。比如,一说“第六代”,就说票房差,这反而让我觉得,如果别人愿意,那好吧,我就是“第六代”。

我第一次知道“第六代”这个称呼,大概是1992年,在我投考北京电影学院的时候。有一天考完专业课,去美术馆看展览,顺便在那里买了一张新出的《中国美术报》,上面有一篇文章是介绍“第六代”导演的,当时,张元拍出了《妈妈》,王小帅正在拍《冬春的日子》,吴文光也拍出了他的纪录片《流浪北京:最后的理想主义者》。也是从这些电影,中国开始了独立电影运动。

过去:这何尝不是一个自由梦

我们看今天的年轻人,染着头发,在城市里穿梭,可以自由选择并公开自己的性取向,这是不是得益于张元导演的触禁之作《东宫西宫》?

在那张报纸里,有一段描述让我至今难忘。里面写到王小帅为

登录后获取更多权限

立即登录

网络编辑:莫希

欢迎分享、点赞与留言。本作品的版权为南方周末或相关著作权人所有,任何第三方未经授权,不得转载,否则即为侵权。

参与评论


精选评论 (20)


回复

2014-03-14

你如披上群星欢叫的天空, 我在你身上点燃我的爱。 每次你伤害我, 你只熄灭一颗星星, 那么,我又为什么要悲声长叹?

回复

2013-06-01

在文化管制下,中国缺少现实主义电影,张艺谋、陈凯哥之流是庸俗的存在

回复

2012-12-29

贾樟柯是没落是必然的,从他身上,我看到了中国文人典型的酸葡萄心理。很难想象,这位对所谓时尚圈的虚荣浮华,光怪陆离无限沉迷的导演,会有他身上说贴标签说言的人文关怀和良知,会有对现实的疾苦真正关心、感到痛楚。更有可能的是,这只是一种矫揉作态、一种在商业上颇为巧妙的投机迎合策略罢了。(如贾在《贾想》这本书封皮照片里端着小资时尚的道具物——咖啡杯在故作沉思,与王小东、马可这些所谓的时尚界的人士走得过近,在二十四城记里对那个赵涛(贾为此女抛弃糟糠之妻)饰演的时尚买手的推崇,频频现身时尚宴会,都表现了这点。)

回复

2012-12-29

贾樟柯是没落是必然的,从他身上,我看到了中国文人典型的酸葡萄心理。很难想象,这位对所谓时尚圈的虚荣浮华,光怪陆离无限沉迷的导演,会是一个对真诚地对现实的疾苦真正关心、感到痛楚的人。更有可能的是,这是一种矫揉作态、一种在商业上颇为巧妙的投机迎合策略罢了。(如贾在《贾想》这本书封皮照片里端着小资时尚的道具物——咖啡杯在故作沉思,与王小东、马可这些所谓的时尚界的人士走得过近,在二十四城记里对那个赵涛(贾为此女抛弃糟糠之妻)饰演的时尚买手的推崇,频频现身时尚宴会,都表现了这点。)

回复

2012-12-29

不是所有的电影都有着完臻的观影感受,但真诚是可以感受到的气质。好片难再,或者是自己的心愈来难以沉静。

回复

2012-03-20

我不相信 ,你能猜对我们的结局 。支持贾导………

回复

2012-01-21

就。翻倒一张旧剪报,收一下。贾老师写文章还是很好看的。

回复

2011-11-23

对不起,我说了太多的“我们”,因为一种电影精神不是由一个人构成的。结束文章之前,我想用老文艺青年的方法,来几句北岛的诗: 我不相信天是蓝的, 我不相信雷的回声, 我不相信梦是假的, 我不相信死无报应。 我加一句:我不相信,你能猜对我们的结局。 喜欢贾樟柯!

回复

2011-11-23

贾樟柯

回复

2011-11-21

永远支持老校友 虽然现在不怎么看的懂你的电影

回复

2011-11-20

我不相信,你能猜对我们的结局。 是呀,连我们自己都无法知道自己的未来,更何况旁人,我相信,在这个社会中还是有很多有梦想的人,只要有梦想,只要有对梦想的执着,更甚是偏执,即使那颗遥远的星星一直无法让我们触碰,但它依然会璀璨地在天空中闪烁。

回复

2011-11-20

真实,但不现实的人。一起走。

回复

2011-09-22

一个有梦想和信仰的艺术家。我们中国太缺这样的艺术家了! 若干年后我们就会发现一个只能拍高票房商业片的导演就是大导演是多么的肤浅!

回复

2010-08-08

这已经是经过删减的了。有时候真是感慨

回复

2010-08-03

“这样的电影现在看起来无法产生利润,但是为什么不能够去帮助这些电影更好地被公众接受?我们的电影本来会有同步十几年成长起来的观众,我们背后本来会有一个巨大的群体。” 每次看到电影频道那些刻意造势的首映式就犯恶心。 制片方、投资方、电影局那帮人真以为过亿票房就世界无敌可以叫板好莱坞了。 在中国,真没多少人像贾樟柯这样能够平下心来拍电影了。

回复

2010-07-31

喜欢贾樟柯,喜欢他的电影,喜欢他的电影里流露出来的真实与人文关怀,甚至良知。

回复

2010-07-30

在这样的年纪,在这样的时代,还有这样的雄心壮志。 何其珍稀,何其慷慨。

回复

2010-07-28

我不相信,你能猜对我们的结局! 诚然,一如既往的奔赴,良知使然!!

回复

2010-07-28

我喜欢十诫,don't take another man's wife

回复

2010-07-24

贾樟柯老师一直是我最尊敬的中国导演,想说的和想说说不出来的都被贾老师说完了,我就表个态吧,无论以后我被划分成第几代,决不会忘记也曾置身在满街如织的人群里......我也不相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