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升初:谁中了“禁奥令”圈套?

一场政府“禁奥令”下明目张胆的“小升初”比拼奥数战,让一个曾笃信教育局红头文件的公务员父亲,老牛,痛感自己“太傻太天真”

责任编辑:沈颖 实习生 雷 磊

一场政府“禁奥令”下明目张胆的“小升初”比拼奥数战,让一个曾笃信教育局红头文件的公务员父亲,老牛,痛感自己“太傻太天真”。

经此一役,忍受了一连串打击和折磨,老牛成了一个“彻头彻尾的教育怀疑主义者”。

南京某名校进行“小升初”电脑摇号,电脑随机从4480个报名学生“吐”出2240名幸运儿名单,数千名家长一哄而上寻找自己孩子名字,现场挤成一团。 (CFP/图)

一场政府“禁奥令”下明目张胆的“小升初”比拼奥数战,让一个曾坚信教育局红头文件的公务员父亲,老牛,痛感自己“太傻太天真”。

去年底,由于“疯狂奥数”引发的巨大社会争议,成都市教育部门发布五条“禁奥令”,在全国率先掀起了史上最强“禁奥风暴”;而老牛一直没能识破这个“禁奥令圈套”。

如今,他最懊悔的是,没有早送儿子去学奥数。

儿子参加的是成都颁布严厉“禁奥令”后的第一届“小升初”。7月6日,成都著名的三所中学四、七、九中公布了今年小升初电脑摇号的录取名单,在2436名小学毕业生中摇取了357名幸运儿。而其余孩子则将参加7月中旬的再次“摇号”。

在家长眼里,貌似公平的摇号,更像是一场命运的轮盘赌,反让他们对子女的前途充满忧惧,“万一被摇到三类学校,岂不把娃娃耽误了?”

12年来坚持素质教育、不肯送儿子去学奥数的老牛,使尽浑身解数,才在最后时刻帮助儿子逃脱摇号的命运,提前锁定名校。

在已提前择校成功的家长眼里,那些只能由摇号来决定孩子未来前途的,不少是中了“禁奥令”圈套的人。

“迂腐”的老牛

两人大吵一架。马可说老牛是迂腐的知识分子,老牛说,“你们当教育记者的危言耸听,既然教育局出了规定,下面学校乱整,教育局就不会坐视不管。”

在成都一家报纸的教育记者马可看来,老牛这粒后悔药吃得太晚了。

马可是老牛妹妹。从老牛的儿子兵兵上小学三年级起,马可就一直劝他为了将来兵兵能上一所好中学,早点送他去学奥数。

可老牛不听劝,他要给儿子一个“快乐而充满童趣的童年”,把他送进了以素质教育闻名的×小学。

兵兵在学校除了“成绩门门优秀”,还在选举中被推选为“执行校长”,协助校长管理,还被选中参加张艺谋奥运宣传片拍摄。老牛一直引以为傲。

兵兵上小学二年级时,很多同龄孩子被家长送去学奥数,老牛却不以为然。

“学奥数根本没意义”,在老牛看来,奥数里著名的“鸡兔同笼问题”,初中学了二元一次方程轻易就能解开,何苦逼着小孩子挖空心思?

周末,当别的孩子在题海中漫游,兵兵却被送到游泳池、羽毛球场挥汗如雨。

马可觉得老牛对奥数的理解“太肤浅”。从兵兵上三年级起,马可就向他多番进言,“要想让兵兵上‘四、七、九中’,就得学奥数。”

老牛却很诧异地反问她,

登录后获取更多权限

立即登录

网络编辑:王怜花

欢迎分享、点赞与留言。本作品的版权为南方周末或相关著作权人所有,任何第三方未经授权,不得转载,否则即为侵权。

参与评论


精选评论 (74)


回复

2014-08-25

你没给学生上过课,根本不知道那些10分的学生和150分的学生放在一个班,是怎样上课的。

回复

2014-08-25

小升初出些纯加法,让大家都得100分,然后把真正的尖子生跟不学习的学生放在一个班,就是所谓的教育公平?大家100分只能让管分班择校的贪官更便利,分不到好班好校只能怪你运气不好,愚蠢。。。。

回复

2014-06-27

henhao

回复

2014-06-27

这么看来,我小时候还算幸福的,小镇上就两所初中,小学升初中就一场考试就决定了。没参加任何培训班奥赛班啥的

回复

2014-06-27

都是潜规则、利益链搞的鬼,其实受害的是整个国家的未来,让我们国家未来的核心竞争力尽失。可悲呀!政府部门的不作为,利益群体的盘根错节,导致了潜规则的出现。如果不能顺应潜规则,确实会受到一时之害(上不了名校),但是如果你的孩子确实是天才的话,其实上不了名校可能会早就他未来的成就。”与其平庸,不如做真的自我“,说得容易,做起来确实很难呀!

回复

2014-04-30

无语

回复

2014-04-06

比起分数,孩子们的心灵更需天关注,他们不是考试机器,积极引导,培养兴趣,提供良好的教育资源才是最重要的。中国孩子都被学傻了,没个性。

回复

2014-04-02

只有一声叹息

卍我欲成仙卍
回复

卍我欲成仙卍

2013-11-23

至今为止除了高三补过两回课:小学时交了100元在数学老师家里学习奥数,小升初时又交了100元在村里学了初一的英语基础,但学校里的教室里 才是真正的课堂。看来自己算是幸运的了

回复

2013-09-29

应试教育在未来五十年内都会有市场.三乡金榜教育愿做应试教育的推广和实践,并且会一直坚持做下去。

回复

2010-07-26

所以说,有钱了赶快逃出去,逃到一个不用为了“民生”而让民不得生的地方吧。 出国就不回来,这是比较现实的理想!!

回复

2010-07-24

1.“中国民国政府税收多如牛毛” 2.打土豪,分田地,今天,地是谁的? 3.国企工人,今天,你们这么样了。 相信自己。

回复

2010-07-22

太搞笑了,从出生到读书、出社会工作,到找对象、抚养下一代,都是拼爹。

回复

2010-07-20

那位因力挺禁奥令、坚持素质教育而下马的教育局副局长值得敬佩,然而也无法避免势单力孤的悲凉啊。

回复

2010-07-20

那位因力挺禁奥令、坚持素质教育而下马的教育局副局长值得敬佩,然而也无法避免势单力孤的悲凉啊。

回复

2010-07-20

那位因力挺禁奥令、坚持素质教育而下马的教育局副局长值得敬佩,然而也无法避免势单力孤的悲凉啊。

回复

2010-07-20

几岁的外甥女在我的理想作文里写道:长大要做官,以后就可以有好房住,有车开,让爸爸妈妈过上幸福的生活。。。这就是中国环境下儿童的情怀。后来老师把她叫到办公室说思想境界不高,人家都当科学家,你要当官,外甥女很迷茫,她觉得他的理想挺好啊,可以回报父母。后来写道:长大要做清工,为人民服务。孩子的童真从此慢慢的流失了。。。。

回复

2010-07-20

几岁的外甥女在我的理想作文里写道:长大要做官,以后就可以有好房住,有车开,让爸爸妈妈过上幸福的生活。。。这就是中国环境下儿童的情怀。后来老师把她叫到办公室说思想境界不高,人家都当科学家,你要当官,外甥女很迷茫,她觉得他的理想挺好啊,可以回报父母。后来写道:长大要做清工,为人民服务。孩子的童真从此慢慢的流失了。。。。

回复

2010-07-20

sfdsafda

回复

2010-07-20

记得堂妹上四年级时,辅导她数学作业,最后一题发散思维题问得就是关于鸡兔同笼之类的问题。当时我用她并未学过的二元一次方程设X,步骤相当繁琐,最后还是把结果算出来了。结果第二天她告诉我,老师嫌我的步骤过于复杂,又说这不需要掌握,连“不复杂”的方法都没教。 过了这个暑假堂妹就是六年级的小学生了,可和忙碌的城里孩子相比,她除了完成老师布置的作业以外,似乎只知道和同龄的孩子一起玩泥巴。和城里小孩从小学奥数学英语抑或其他特长相比,她已经输在起跑线上了。 不过她一点升学压力都没有,不管考好考差,横竖只有乡一级的中学愿意要她。除非,她的父母肯花钱找关系把她送进我们那儿离家不远的县城里的最好的初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