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鹿原》、《金瓶梅》、冯雪峰及其他——专访人民文学出版社前总编辑陈早春

“有一次我在全国政协开会,有个老领导坐过来,说喜欢古典文学,想看看《金瓶梅》。我想他虽然级别够,但是他又不是做研究的,看这个干什么呢?”

“有一次我在全国政协开会,有个老领导坐过来,说喜欢古典文学,想看看《金瓶梅》。我想他虽然级别够,但是他又不是做研究的,看这个干什么呢?”

“还有一分钟饭就好了!”陈早春先生进出厨房的时候,总会不自觉地低一下头,75岁的他既瘦又高,得过严重的肺气肿,但至今每天仍要吸烟数支,自嘲“不知死活”。

煮饭——确切地说是摁一下新式电饭锅的开关键,是这位人民文学出版社总编辑退休之后一项至为重要的工作。

既退则休,他不参加任何社会活动,每天悠悠然跟着老伴逛菜场、逛公园,散漫得老伴都看不下去了,怂恿他写写回忆录,“在社里干了40多年,经历了那么多事儿,认识那么多老先生。”

“写那个干什么!”早春先生神情郑重地摁一下电饭锅的“核摁钮”,抬起头,镜片后面眼神执拗,还有点不屑,“鲁迅说过,中国人都写自传的话,图书馆早就被塞破了,他那样的人都是一句‘太平凡’就把一生打发了,我们算什么。”

前后两次去他家里拜访,去了,他都知无不言,恳切平实,夫人还要亲自下厨,做一桌地道的湖南菜招待我。然而此前的电话约访实在困难,他总是重复一句话,“真的是没什么可说的。”

因为是校友,他才网开一面同意先见个面,实在逼得紧了,他说,“那我给你讲个故事吧!”一个故事讲完,他情绪上来了,“再给你讲一个!”

陈早春 (Swerve/图)

《白鹿原》 黄色加反动?

1964年,陈早春武汉大学中文系研究生毕业,翌年春天分配至人民文学出版社,1986年他在全社票选中胜出,担任出版社总编辑,一直干到2003年退休。

与出版打了一辈子交道,他脱口讲出的第一个与书有关的故事是《白鹿原》的沉浮。

《白鹿原》当时是我们作为重点书目抓的,书稿出来后很不错。上面忽然说要送40本去审查,说是内容很反动,并且还是一本黄色书籍,不能宣传报道,不能改编成电视剧、电影。

我就找新闻出版署,说能不能去找一批搞当代文学的专家学者,开个座谈会,让大家都来看一看、议一议。出版署还是比较开明的,座谈会开了之后,提出一些小问题,但总的倾向是肯定的,并且一致

登录后获取更多权限

立即登录

欢迎分享、点赞与留言。本作品的版权为南方周末或相关著作权人所有,任何第三方未经授权,不得转载,否则即为侵权。

参与评论


精选评论 (17)


回复

2016-05-07

能说最后一句话不容易

回复

2011-01-08

哎,我差点看得落泪。 “白痴统治文坛,最好大家都白痴,才能相安无事。”-------这句骂得真好,现在不也是这样吗?

回复

2010-10-06

人活着就要像陈早春一样:骨气、正气、勇气。“那个时候的领导干部没有官气”,为什么现在的人官气、财气那么大?见个乡长不约是见不到,县长、市长、省长就更不用说了,难道不发人深思吗? ——阳国芳

回复

2010-07-21

看到这些文字,不禁大汗,中国有多少古典是没给这个朝代改过而原封留下来的,我们看到的历史真的是无数人编织的历史吗?我们后代的后代不会在有机会知道历史的原本了吗???太可惜了,我们都做了些什么

回复

2010-07-21

我一辈子没有说过什么违心话,我们这一代人经过的运动很多,不说违心话很难做到,我可能也说过一些,但是原则问题上我没有让步。” 现在还有多少人能问心无愧地说这句话

回复

2010-07-21

我20出头,半年前看过《白鹿原》,刚开始看的时候感觉作为文学作品是有点黄,但看到最后我被感动,被震撼了,写的很好。要单谈黄的话,现在看还真不算,最多有点荤。 老先生是个令人尊敬的人,那一辈的老知识分子感觉都很朴实,专一于学问。

回复

2010-07-20

高中是成绩不好,学校准备开除我,开除前领导在办公室问了我一些无聊的问题,其中问到: 上课不听课都在干嘛。 我说看小说 看什么小说 就从书店借了本《白鹿原》看,挺没劲的一本书 那好像是本黄书 。。。。 当时书我只看了一半,真想不明白哪黄了,后来书确实写得没什么意思,也就没看完,到现在不知道黄在哪 我看王小波,也有人说是黄书 所有这些人,我都不会告诉他们我看过《金瓶梅》 其实像我这种爱看日本电影的人来说,这些都是干净的文学作品,只有思想本就龌龊之人,才死定着那要提到的鸡巴不放,但其实那是书中让我印象最不深的部分

回复

2010-07-20

我有一本民国67年台北出版社的影印版金瓶梅

回复

2010-07-20

我有一本民国67年台北出版社的影印版

回复

2010-07-20

老树开花无丑枝! 致敬!

arsenal1404
回复

arsenal1404

2010-07-20

体制下的挣扎一生。。。

回复

2010-07-20

“那个时候的领导干部没有官气”......怀旧中... 《白鹿原》黄色?审查的叔叔们看书是不是只看开头啊?呵呵 我这辈子最瞧不起的就是自己出自传的人,谢谢

回复

2010-07-20

万能的D啊,什么时候能给我一枝金瓶梅啊?

回复

2010-07-20

真实呈现当时的社会面目,请陈老勇敢地写出来!

回复

2010-07-20

老一辈的身上有太多可供学习的地方,可是我们总是因为太多浮躁和叛逆而忽略。 比起那些说着大话,追名逐利的大多数,他们更应该成为我们的榜样。

回复

2010-07-20

现在看金瓶梅还要级别?

回复

2010-07-20

很朴实的语言,很好的一辈人,性情的文人,散漫了,也是有味道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