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严治党:好制度才能改变行为模式
从百十来个人的“革命党”到今天7799万党员的执政党,中国共产党在不断发展。但作风建设存在的问题不能回避,反腐败面临的形势仍然严峻。战争远去、运动不再的今天,执政党靠什么从严治党?
责任编辑:戴志勇
■编者按:
7月1日,是中国共产党建党89周年纪念日。从百十来个人的“革命党”到今天7799万党员的执政党,中国共产党在不断发展。但作风建设存在的问题不能回避,反腐败面临的形势仍然严峻。战争远去、运动不再的今天,执政党靠什么从严治党?为此,南方周末专门约请三十年来潜心于制度研究,并在我国最早提出制度反腐、制度监督、制度建党的学者李永忠,请他谈谈具体建议。
■以党代会常任制为主攻方向,改革党委“议行合一”的领导体制。
■尽快出台中国共产党党内选举条例。
■建立遗产税和赠与税等制度。
■党的机关报刊总编辑由党代会或党的全委会选举产生,并向其报告工作。任期内除因受党内或行政撤职以上处分,不应调动。
回顾改革开放30年党的作风建设,我认为,可用两句话概括:党的作风建设特别是中央领导层的作风建设取得了明显进步。但是,作风建设的进步速度,特别是不少地方和部门的进步速度,还慢于问题的滋生蔓延速度。
理由有四:其一,据十五大报告,到今年,才能“建立比较完善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才能“形成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法律体系”,此期间,既是党内不正之风的易发多发期,也是腐败的高发突发期;其二,党的作风建设的加强,有待于政治体制改革的实质性推进;其三,全党特别是地方和部门党组织,对党的制度建设的重要性才刚认识;其四,党政主要领导干部腐败案件在同职级领导干部中的比例呈上升态势……
28年前,邓小平同志就指出:我们自从实行对外开放和对内搞活经济两个方面的政策以来,“有相当多的干部被腐蚀了”,“不是小量的,而是大量的。犯罪的严重情况,不是过去‘三反’、‘五反’那个时候能比的”。
缺乏批评和自我批评渐成通病
理论联系实际、密切联系群众、批评与自我批评这三大作风是一个有机整体。当前最突出的问题,是缺乏批评和自我批评。其主要表现,一是在选拔任用干部方面,或是多吹捧少批评,致使带病上岗逐年增加,或是多背后诋毁少当面批评,致使风摧秀木,人谤高行;二是在监督管理干部方面,或你好我好不丢选票,台上握手台下踢脚,拉帮结派团团伙伙;三是在惩处干部方面,违纪无人说,违法少人管,不进监狱不枪毙,没人愿意去得罪;四是在领导作风方面,有批评何来一言堂,无批评必然家长制;五是干群关系方面,干部不想听批评,民众懒得提批评,油与水有隔膜。
党兴旺发达时期,必定是批评和自我批评作风发扬光大时期;而缺乏或压制批评和自我批评,则可能犯错误甚至犯大错误。2000年至2007年,胡长清、成克杰、王怀忠、吕德彬、郑筱萸、段义和等6名省部级领导干部被处以死刑。
这些被称为“国之重器”的高级干部,竟然被自己的专政机关处以死刑,深层次原因,是这些地方或部门的党组织肌体的免疫功能出了严重
登录后获取更多权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