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时今日说三国

严肃者批评其颠覆历史、漏洞百出、把史诗拍成了戏说;八卦者则在意貂蝉不够美,小乔不够年轻,桃园三结义镜头只给10秒,跑死了好几匹马,剧情和台词“雷得人爬不起来”

新版《三国》在开播之初就引发诸多争议。严肃者批评其颠覆历史、漏洞百出、把史诗拍成了戏说;八卦者则在意貂蝉不够美,小乔不够年轻,桃园三结义镜头只给10秒,跑死了好几匹马,剧情和台词“雷得人爬不起来”,有些人甚至认为那些“雷点”和“漏洞”是《三国》主创有意制造的,为了炒作。

多数人心目中的三国史实,其实和正史不怎么相干,而更多来源于罗贯中的小说《三国演义》以及民间戏曲中的人物形象,并经历了一轮简化。

从一些文献我们可以获知,在隋唐时期三国人物的传奇成为各种民间说唱曲艺的题材。宋代,很多文献记录其时已经有了专攻“三分”(即三国故事)的说书艺人,这一传统一直延续到20世纪。在14世纪下半叶,罗贯中完成了他的《三国志通俗演义》,这是使三国故事日后深入人心的决定性事件。说《三国演义》“七分实事,三分虚构”是言过其实了。小说中直接以正史原文为基础的词句借用只限于少数片段,其中有一些众所周知的名言,如许劭对曹操的预言式评语:“治世之能臣,乱世之奸雄”;或刘备对诸葛亮的临终嘱托:“若嗣子可辅则辅之,如其不才,君可自取。”但罗贯中并不介意从半正半野的历史文献、稗官外史乃至民间传说取材。《三国演义》对材料的取舍和使用并不严格。

与此同时,尽管《三国演义》已经大大简化历史人物的复杂性,但细读小说你会发现,他们还是要比你印象中复杂许多。作者对他们的态度并不能用“尊刘抑曹”一言蔽之,而毋宁是矛盾的。刘备的“仁”和“伪”、诸葛亮的“智”和“诈”(火烧藤甲兵一役极为残忍)、曹操的“奸”与“雄”,并不是一边倒的。

这种复杂性为后世的重新品评留下空间,例如曹操在不同历史时期获得的评价就很不相同。也许这正是《三国演义》成为经典的原因之一,因为基于小说的解读可以有很多歧异,在不同时代可以有不同解释。据说莎士比亚的成功很大程度上就源于其戏剧有丰富的可阐释性。但更多人愿意接受简化的“好人”、“坏人”、“忠义”,爱憎分明。他们关心的,还是人物辉煌的业绩和鲜明的性情,这些才是茶余饭后的谈资,才是应和或者辩论的素材。

无意为新版《三国》辩护,也无意去还原三国历史人物的本来面目。我们感兴趣的是这部95集的电视剧是如何拍出来的,其间经历了怎样的期待、努力和失落、绝望。这些又如何使《三国》成为现在这部并不完美却赢得商业成功的电视剧。

另一个让人好奇的谜是三国这段本身不到100年的历史(从公元220年魏最初建立到280年吴最后灭亡只有60年,但三国正式建立前的阶段也应被纳入)在其后1700多年中如何能维持魅力而不坠,以至于今天仍有不断翻新的商业价值,曹操墓发掘、刘备墓之争引发的商业考虑,只是最近的例证。

我们试着解答这两个问题。

{{ isview_popup.firstLine }}{{ isview_popup.highlight }}

{{ isview_popup.secondLine }}

{{ isview_popup.buttonTex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