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作家的劳动可以有多体面?
6月4日,郑渊洁先生收到“中国作家协会”的信,表示“尊重您的意愿,接受您的退会请求”。这是中国的任何一个组织里的成员所能受到的罕见礼遇。
真正的问题是,作家不是天底下“最适合单干”的职业吗?他为什么需要“找到组织”?
6月4日,郑渊洁先生收到“中国作家协会”的信,表示“尊重您的意愿,接受您的退会请求”。这是中国的任何一个组织里的成员所能受到的罕见礼遇。因为中国的任何一个组织都不曾练习过这种对个人的礼貌的文体,何况这是“分手信”。
当然,这封公函里也流露出一股可笑的酸腐。例如,它要求郑先生退回“会员证”。其实,对于一个自动公开而高调地宣布退出的会员来说,那个本本能意味着什么呢。何况郑先生已经是公众人物,他的主要活动场所是图书市场,那个本本能比郑先生的脸面管用吗?
不过,考虑到在中国一般的组织都会以为自己的品格和权利是高于公民个体的,即便对你实施了伤害,只要告诉你这是组织的意思,也就等于高于法律的最后辩护。特别地,它对于自己的成员,基本上只有“开除”而没有&ldqu
精神文化是一个国家民族的脊梁,正如人一样,如果脊梁折了,那你整个人也就瘫了,人民是精神文化创造的主题,而作家是民族精神文化的提炼,引导和升华。如果说作家都往政治靠,鲁迅笔下唾弃的“御用文人”都在“呐喊”,所谓的现代青春文学都为人追捧,而民众却没有识别能力和自主追求民族文化精髓的话,那么不能说这是我们民族智力低下的突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