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作家的劳动可以有多体面?

6月4日,郑渊洁先生收到“中国作家协会”的信,表示“尊重您的意愿,接受您的退会请求”。这是中国的任何一个组织里的成员所能受到的罕见礼遇。

真正的问题是,作家不是天底下“最适合单干”的职业吗?他为什么需要“找到组织”?

6月4日,郑渊洁先生收到“中国作家协会”的信,表示“尊重您的意愿,接受您的退会请求”。这是中国的任何一个组织里的成员所能受到的罕见礼遇。因为中国的任何一个组织都不曾练习过这种对个人的礼貌的文体,何况这是“分手信”。

当然,这封公函里也流露出一股可笑的酸腐。例如,它要求郑先生退回“会员证”。其实,对于一个自动公开而高调地宣布退出的会员来说,那个本本能意味着什么呢。何况郑先生已经是公众人物,他的主要活动场所是图书市场,那个本本能比郑先生的脸面管用吗?

不过,考虑到在中国一般的组织都会以为自己的品格和权利是高于公民个体的,即便对你实施了伤害,只要告诉你这是组织的意思,也就等于高于法律的最后辩护。特别地,它对于自己的成员,基本上只有“开除”而没有&ldqu

登录后获取更多权限

立即登录

欢迎分享、点赞与留言。本作品的版权为南方周末或相关著作权人所有,任何第三方未经授权,不得转载,否则即为侵权。

参与评论


精选评论 (20)


回复

2010-06-22

精神文化是一个国家民族的脊梁,正如人一样,如果脊梁折了,那你整个人也就瘫了,人民是精神文化创造的主题,而作家是民族精神文化的提炼,引导和升华。如果说作家都往政治靠,鲁迅笔下唾弃的“御用文人”都在“呐喊”,所谓的现代青春文学都为人追捧,而民众却没有识别能力和自主追求民族文化精髓的话,那么不能说这是我们民族智力低下的突变。。。

回复

2010-06-22

何三围也不是什么东西!就知道拿作协说事,他自己的作品又有什么呢?!

回复

2010-06-22

让人看不起的作家可真比星星多 我心里觉得作家都已死了,只有写手还活着

回复

2010-06-21

作家,“做作家”。

回复

2010-06-21

apacheliu,如果没有读过郑渊洁的书请不要说出这样的话来,那样不能凸显你的 高深莫测和特立独行

神棍德
回复

神棍德

2010-06-21

其实这个也是老毛的高瞻远瞩,将这群自古以来都不是很服管的搞笔杆子的通通圈养起来,一个个都养成扶不起来的阿斗,就会写点歌功颂德和互相拍马,对社会和谐很有必要的!不进来的嘛,封杀! 确实是一群废物!还把自己的圈子封闭的很厉害,互相之间就是胡吹互捧!

回复

2010-06-21

一个真正的战士是成长在炮火中的,而不是宫殿之上!

回复

2010-06-20

对得起良心就行了 什么什么会关老子屁事啊!!!

fsdwei
回复

fsdwei

2010-06-20

请归还作协民间身份!

回复

2010-06-20

精神文化是一个国家民族的脊梁,正如人一样,如果脊梁折了,那你整个人也就瘫了,人民是精神文化创造的主题,而作家是民族精神文化的提炼,引导和升华。如果说作家都往政治靠,鲁迅笔下唾弃的“御用文人”都在“呐喊”,所谓的现代青春文学都为人追捧,而民众却没有识别能力和自主追求民族文化精髓的话,那么不能说这是我们民族智力低下的突变。。。

回复

2010-06-20

那个“某人”,想必是全段时间灾情最严重的时候跑到小学去圈钱的副主席了。 不得不说,我虽然是九零后,但却偷偷读着长辈们的旧到发霉的书长大,那时候的《小说月报》里的作品沉重可是质朴,即使远远无关我们的生活但依然打动人心,而现在充斥眼界里那些装帧精美的青春小说,从始至终都倡导着走捷径、物质至上还有以貌取人的荒谬观念,我为痴迷的同龄人感到不齿,那些永远只着眼于我我我的身边文学,除了做作的词藻便只剩下自怨自艾的泛滥的所谓忧愁了。。

回复

2010-06-20

作家,需要的是为老百姓提供精神食粮,利益不应该是作家应该想的。 如果一开始想当作家,那应该想想目的是为何,中国在文艺方面不光是写作,还有音乐。

回复

2010-06-20

作家不光是一个人,而是一个民族的精神领跑者和建设者,作协不作协都无所谓,关键是独立的思考和创作。

回复

2010-06-20

作家,嗯!

回复

2010-06-19

每一个协会都是一把剃刀,一把明晃晃的剔骨钢刀。在一个选举权、被选举权的价值犹如厕纸的国家,我们谈什么公民权。当然这不能怪你不珍惜,任谁也不会去珍惜明摆着告诉你是厕纸的权利。而且这厕纸上还可能有一片黄。

回复

2010-06-19

“作家还是应该自勉,过上不依附于行政力量支持的生活,才算更加体面。不然也对不起高看作家的公众啊。”说得好!!!

回复

2010-06-19

原来是内讧引起的啊~~~~~~如果他和做协副主席关系很好,估计很受用这个会员~~~

回复

2010-06-19

进入作协,作家歇菜

回复

2010-06-18

怪不得中国60年没有出一个大师级的学者,和一个优秀的作家

回复

2010-06-18

作协之无耻与无知,在去旱区“采风”一事上展现得淋漓尽致。我本来以为去灾区胡吃海塞已是极致,等到后面一众“优秀作家”们开出了那张不足一百字,错误却达十几处的所谓“兹证明”来,我终于不得不承认自己真是天真,真是缺乏想象力。 真是不明白,作家们觉得这样搞在一起群干,真的比单干要“贵族”要“体面”吗? 愚不可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