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度事件:杨武吴苹“维权”夫妻档

“退让还是我的性格吗,还是什么最牛钉子户!”

    这一对“维权夫妻”被人称为“为作‘牛钉’而生”的“绝配”:他们一文一武。一个较真,坚持;一个好胜,坚强。
    这种搭配使他们在做“牛钉”的时候,自然形成了分工。
    吴苹承认,如果没有丈夫在“孤岛”里的坚守,她再能说会道,把法律条文倒背如流,也恐难挡推土机的马达;如果只有丈夫的孤绝姿态,他们也就是一个“普通的钉子户”,无“牛”可言。

吴苹在北京参加本刊举办的“2007中国魅力榜”活动     图 姜晓明

杨武和吴苹夫妇----图-冉文


上拳击场,还是上“钉子楼”?
    3月15日,全世界的媒体都聚焦在杨家的“钉子小楼”的时候,重庆晚报有一个《老“拳王”回渝挑战》的报道:“老‘拳王’是坐着加长红旗出现的。当时,一帮来自重庆民间的高手正坐在一起,研究穆斯里穆的比赛录像带。他安静地站在角落,一开始没人留意他。当穆斯里穆接连掀翻中国高手的镜头反复回放时,他攥紧了手,瓮声瓮气冒出句:‘我报名,跟他打。’”
    这位“老拳王”就是杨武。他是22年前的“首届渝州散打擂台赛重量级冠军”,堪称“拳王”;他已经51岁了,作为“拳王”来说,堪称其老。他是在北京听到穆斯里穆要来重庆的消息后,赶回来下挑战书的,他要用“正宗中国功夫‘会会’这个用中国功夫显摆的家伙”。
    穆斯里穆是一名俄罗斯拳击手,23岁的世界冠军。他此前两次来过重庆,三位中国拳击手败在他手下,他在一年前成为“中国首届国际武术搏击赛”80公斤级冠军,“横扫了整支中国国家散打队,打破了中国功夫不可战胜的神话,震慑了中国武坛”。
    跟一个年纪小自己一半的世界级拳击手挑战,杨武的决定令同行担心。但他说,“年龄不是问题,交手才知道。”他后来对本刊记者说,“输赢都没有想过。就因为中国这么多人输了,我想和他打一下。”
    事实上,杨武是有备而来。他已经把穆斯里穆的比赛录相,正放,反放,定格,看了多遍,也做了针对性练习。那天,当重庆拳击界在磁器口商量跟穆斯里穆的比赛时,他在妻子吴苹的陪同下去了。在这种场合,吴苹是他的“新闻发言人”。
    杨武亮出肌肉,表演了两路拳。他的巨幅照片登上了重庆媒体,这就是在几天后的“最牛钉子户事件”中,被网友制作成霍元甲的形象广为流传的照片底本。
    比赛定在3月23日,重庆市九龙坡区裁定他们自动搬迁的最后期限是22日,在此以后,它随时可能被强拆。
    在这个时候,是去和穆斯里穆比武呢,还是“与房屋同在”,杨武面临选择。比赛方不断来电话催问,叫杨武确认比赛时间。最好的选择当然是两不误。他们考虑过“请法院更改强拆期限,等杨武为国争光后再说”,但这终究只是设想。最后,杨武放弃了比赛。
    2007年3月21日,“最后期限”的前一天下午,杨武来到他们昔日居住的地方,现在的“钉子户”现场。
    他带着简单的武术器件,搬来了两个煤气罐。杨武是一个木讷的人,在长期的抗争中,基本是妻子吴苹出面跟有关方面交涉,以至他出现在工地,值守工地的人都不认识他,守候在现场的记者们也不知道他是谁。小楼已处于近十米高的绝壁之中,四面无路,但这对杨武来说,不是问题,他像一个职业攀沿手,利用手中简单的武术器件,很快就上去了。人上去以后,他又把煤气罐吊运上去。

 

“硬汉”不害怕?
    记者向上面喊话,杨武不回答。她的妻子吴苹向记者解释他的行为。
    小楼里面无水无电,无法升火做饭,杨武在上面吃的是干粮冷餐,煤气的用途不言而喻。杨武摆出的是“以性命维权”的姿态。
    在吴苹的解释中,他在与世隔绝的环境里,除了担心妻子,就是心系正在重庆举行的拳击挑战赛。
    从3月21日到4月2日,杨武在“孤岛”里住在了十二个昼夜。
    杨武言重于行,不爱说话,本刊的年度回访,是他第一次正式接受采访,即便跟记者面对面,也常常是妻子帮他回答和解释问题,他自己总是很短的句子,然后是长久的停顿。
    “孤岛”里的吃喝不是大问题。除家人给他送糕点冷食,德国某电视台给他送了水果和瓶装水。他在上面放下绳子,把食物吊上去。但拉撒却越持续问题越大。时间对杨武是不利的。与此同时,“强拆”的呼声一天紧似一天。有一天晚上,外面在部署灯光,似乎就要动工的样子。后来,吴苹称那叫“施加压力”。
    那些时日,在外面的妻子也不能判明形势,“孤岛”里的杨武只有等待。对于外界想像的“孤岛生存”的日复一日的煎熬,杨武简单地表示:“没有感到害怕”。
    不过,他还是被“吓了一次”,记不清是哪天晚上,“一只大耗子……我抓起就甩出去了”。一个人竟然能在黑暗中“抓住一只大老鼠”,终是难以想像的事情,但杨武说事情就是这样。
    假如挖掘机突然自屋压来呢?他“已经豁出去了,没有去想”。
    假如强制执行人员突然降临呢?“如果有人上来,肯定要伤亡一些人。”依然是平静的语气。他说的是“一些人”!是因为他在上面布置了煤气装置,还是因为他的武功?他不说。
    妻子吴苹补充说,“重庆好多人都知道他,他在这方面(武术)有些名声,他不能轻意出手”。而杨武一再表示,他当时是“愿意承担一切风险,不考虑后果”的。“越是到那种时候,我心里越坚强。那么多天都是越来越坚强。一般人肯定会被压下去。我不会。”
    杨武初中文化,十几岁开始习武。他为此感到自豪。他认为武术锻炼了他的性格。“上场就要斗,打得头破血流,也要打下去。”为了武术,他曾经“打掉牙往肚里吞”。
    杨武现在的牙齿基本是假牙。在八十年代的一个全国比赛中,跟辽宁选手散打,他的门牙被打掉了,他吞了下去。按照比赛规则,如果吐出来,对方就会被判输。他吞了,坚持打下去。但这场比赛的结果,是他输了,他说,“输得坦然”。

从“最牛钉子户”    到“最牛维权户”
    吴苹出生于重庆一市民家庭,受过高中教育。她能说会道,精明好胜,喜欢穷究事理。她给人热情外向的印象。
    在“最牛钉子户事件”爆发之前,他们已经历了漫长的抗争。在最后的十多天里,压力达到最大。当时既有人担心他们人财两空,劝他们放手,也有官方的一些曲线劝解手段,但是,吴苹说,“那时,已经不是哪个凭关系能劝得了我的!”
    那几天,吴苹曾经累得昏倒,必须要输液维持体能。但她一出现在媒体面前总是梳妆打扮,精神饱满,思路清晰。吴苹不服输,也不从妥协的角度考虑问题。
    现在,反思最后达成的解决方案,她说:“我只能说这事得到了解决,我不能用满意这个词。双方都做了妥协。170万赔偿是在法院主持下达成的协议,降成90万,理由是‘先走了的有意见’——他们有意见跟我有什么关系?”
    直到今天,说到官方的某些技术操作,她还掩饰不住愤慨。
    “牛钉事件”使吴苹突然成了新闻人物、维权英雄、支持、声援、赞誉,接踵而至,多年前的同学,也联合签名送给她一个“牛钉纪念册”。走到街上会有人把她认出来,甚至有商家找她做广告,还有拆迁的,或者“不相干的人”找她。这是她从来没有想过的事情。
    但是,在这些事件还在热闹的时候,她转身就去经营她的生意去了。她对她的生意感到满意。她每天忙个不停。
    然而,“事情”又遇上了她。
    8月初,她买了一辆小型越野车,因为“致命的安全隐患,差点酿成生命事故”。她要求换车,厂方不同意;后来,她的要求改为退车,更不可能。她感觉到这是一个旷日持久的过程,她又开始钻研《消费者权益保护法》了。她认为工商没有尽到管理责任,她“保留告工商不作为”的权利。当她知道了“谁经销谁负责”的道理,她又打算起诉经销商……。
    “维护作为汽车消费者的权益”,成了吴苹的另一件工作。“08年3·15,央视征求案例,我肯定上!”她说:“我要从‘最牛钉子户’,变成‘最牛的维权户’”。为此,她必须从繁忙的生意中腾出精力,但是,她必须维权,“退让还是我的性格吗,还是什么最牛钉子户!”
    “生活在中国这个社会,就是要学会维权。该自己的权利没有得到维护,你是不是活该生气!”她说。

 

{{ isview_popup.firstLine }}{{ isview_popup.highlight }}

{{ isview_popup.secondLine }}

{{ isview_popup.buttonTex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