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学生北大求学记
调研显示,香港年轻人对内地大学还是不太了解,少数人知道清华,知道北大的就不多了
左起:饶秀玲、嘉威、高其宾、饶斯韬 图/姜晓明
香港的士司机高永津开车累了,常常会把车泊在路边,用手机给远在北京的大儿子打个电话。58岁的他有两个正在上大学的儿子,小儿子在香港中文大学会计系,而老大高其宾则是北大光华学院的学生。
作为北京大学184名来自香港的学生之一,高其宾目前在光华学院攻读市场营销专业,下半年即将跨入大四的他经常熬夜做作业或备考,同时还正在四处寻找实习的机会。
据北大港澳台办公室介绍,目前该校的香港生源中,像高其宾这样的本科生有100名(占港籍生源的54.3%),硕士生56名(30.4%),博士生则有28名(15.2%)。总人数低于中国台湾省生源,高于澳门特区生源。
1997年香港回归时,这些年轻人大多还是小学生。在即将开始青年时代时,他们选择了北上求学。尽管在采访中称自己是“尴尬的一代”,既没有对英国的了解,也缺乏对大陆的感受。但未来无论怎样,这些年轻人都将成为香港发展的重要力量。
“有时会忘了怎么写繁体”
国际关系学院三年级学生饶秀玲刚来北京时,“我讲的普通话他们听不懂,他们讲的普通话我也听不懂”。买手机充值卡后打电话给自动语音系统,完全听不懂里面在说什么。可一个月后,这个和气的女生已经可以把外出和同学们吃顿好的叫做“和同学出去腐败”。
去年进入光华学院的饶斯韬,父母均是福建龙岩人。父亲本来抱着极大的希望参加了1977年的高考,但最终因家庭背景问题未能如愿考上大学,从而全家移民香港。“虽然他没有说出来,但我知道他是很想我来北京读书的。”饶斯韬从小就接触简体字和普通话,因此适应起来的难度就要小得多。
高其宾曾经交往过的女朋友帮他度过了语言难关,现在他不仅能流利地读写简体中文,“有时候还会忘了怎么写繁体”。
香港学生在北上求学之前,对大陆的基础教育水平只有一个模糊概念,“知道有差距,但不知道具体会是什么样的”。但来了以后,他们无一例外地感到:“在理科,比如数学、物理等方面,和内地学生的差距太大。”“看看他们中学的数学教材,我们都没有学到那种程度。不是说没能力学,而确实是在短时间里要把没学的东西全部抓起来,难度太大。”新闻系的伍嘉威说。
饶斯韬在香港也是会考获得4A的尖子生,但他说自己现在在班里只能排到中下游的水平,整个大一生活可简单地用两个字来形容——“辛苦”。
“成绩会直接影响分专业,特别是数学成绩,将直接决定你能不能被分进金融专业。我身边的同学都是理科状元啊、或者奥数金牌获得者……而且这些学生不单单学习出色,就是平常演讲、交际能力也很高。我在香港还没有碰到一大群人各方面都这么厉害的。”
其实这些目前觉得很“辛苦”的学生,在香港都是数一数二的尖子生,他们进入北大清华等内地高校的途径主要有三个:
1.传统的港澳台联考制度。“这些学生肯定都是香港比较拔尖的。因为我们的考试也比较难,所以能通过选拔的肯定也是尖子生。但跟大陆学生比起来,他们也未必是特别的尖子生了。”北大港澳台办公室的陈老师介绍。2006年港澳台联考的男状元邢滨目前就是光华学院06级的三名香港学生之一。
2.新兴的由北大、清华和复旦大学参与、香港华润集团赞助的“华润免试生”计划。该计划目前跨入第4个年头,如果香港的中学生能在会考时获得4A以上的成绩,便可以报名参加北大、清华或复旦的面试,一旦被录取,他们不仅不用参加港澳台联考,还将由华润集团支付他们的一切学费和生活费。
“他们也是选拔出来的尖子,高其宾3年前就是中学会考拿到5个A的佼佼者,成为华润奖学金的第一批获得者。
该项目自2004年启动,在过去三年中共资助104名香港学生,其中65人入读北大,39人进入清华,三年共投入资金750多万港币。每年,获得资助的学生可以获得3万人民币的奖学金,足以覆盖日常生活的全部费用。
3.香港人报考留学生考试。这种报考者往往都可能持有外国国籍。
今年寒假,身为北大香港文化会骨干的高其宾,组织了几十个香港同学到湖南衡阳农村支教一周,这让父亲高永津非常高兴:
“在这件事情上,我好欣赏他。我跟他说,你在北京这么多年,最有意义的就是这件事。虽然好辛苦,但是好有意义,因为你不仅学习得到发展,人的品格都变得很好。这帮孩子学会了帮人,去贫困的乡村做事,我觉得再好也没有。”
回香港依然是首选
高其宾明年即将就业,从当初寻找华润奖学金的资料,到决定参加面试并最终通过,都是他自己一手决定的。
“在这里呆久了,越来越了解,也越来越喜欢。”他曾和在香港中文大学会计系念书的弟弟讨论过未来,一直对财会感兴趣的弟弟表示:“我想学的是会计专业,相比之下,香港的这个专业就要比大陆的更好。”
新闻系的伍嘉威则认为:“如果内地可以一直发展,我希望能留在这里。因为现在很少有既熟悉香港文化、又了解大陆文化、还有一定人脉的人才,如果我能成为其中的一分子,对我来说很有好处。只不过我们学院是出了名的比较悠闲,还是实践应用的机会比较少。”
根据北大港澳台办公室提供的信息,已经毕业的香港学生中,大量还是选择回香港就业,在读生也有不少打算回港发展。中国人民大学新闻系的大四学生郭嘉就这样计划自己的职业:“首先,两地的收入水平还是有差距的。我在大陆挣的钱,可以养活我自己,但不够养家糊口。另外,我也想尽量多和家人在一起。”
郭嘉说着一口流利普通话,期间不断穿插着“够呛”之类的北方方言。2002年,已经考取香港城市大学计算机系的郭嘉放弃了学业来到北京,由于那一年他已错过了港澳台联考,只得当“北漂一族”,天天背着书包,辗转于人大各个教室拣自己喜欢的课听。2003年,他如愿考入人大新闻系。今年夏天,他即将毕业,本科论文题目是和热门视频网站“Youtube”相关的研究。
郭嘉的父母都是当年到云南支边的知青,音乐家父亲来自上海,目前做生意的母亲来自潮州,1982年全家移民香港后有了他。当他决定“北漂”时,家里提供了巨大的支持。目前,郭嘉是北京2008奥组委的一名志愿者,作为极早介入奥运筹备工作的志愿者,他非常希望能够被奥组委接受为正式工作人员,因为这将为他回港就业增加一块不轻的砝码。
郭嘉打算在奥运会结束后回香港报考公务员,月薪两万多港币的公务员工作稳定而有保障,依然是很多香港年轻人的首选。“如果我能通过公务员考试的第一轮笔试,那么在第二轮面试时,我在奥组委的经历将产生非常大的作用。”
北大国际关系学院大三学生饶秀玲上个学期在中国国际电台实习后,发现“自己对于传媒的兴趣不大,写作能力不够高”,她决定毕业后回香港寻找商业方面的工作。
饶秀玲希望以后能有更多的学弟学妹到内地来读书,“我放假回去,跟他们说起北大,他们都说‘我情愿去澳大利亚比较便宜的学校读书,也不要去大陆读书’。我一听都觉得有点心酸。”
这是一个事实,据华润集团人事部负责免试生项目的副总经理李小芬介绍:“我们曾请奥美公关公司在香港做过一次市场调研,调研显示,香港年轻人对内地大学还是不太了解,有少数人知道清华,知道北大的就不多了。”
和大陆学生报考香港高校的“火爆”相比,香港学生到大陆求学并不流行。京港学术交流中心的邹重华介绍:“每年联考获得4A以上成绩的香港中学生有几百名,其中报考国内高校的只在百把人左右,而最后去读的就只有几十个,算少的了。”
相反,报考大陆高校的研究生的数量,在香港却有极快发展。作为拥有20年历史的民间组织,位于香港铜锣湾的京港学术交流中心一直是香港学生报考内地高校硕士和博士研究生的唯一报名点。
据邹重华介绍,过去五年,香港民众到内地进修的热情出现了飙升:“2000年以前,港澳人士报考读内地研究生的,一直维持在每年一两百个左右。2001年一下子到了400多,2002年有800多人报考,去年达到了1106人报名”。
这些报名者都需要先参加一个专门针对港澳台学生的研究生考试,合格以后再进行面试。这几年以来都维持了50%以上的高录取率。
比较受青睐的内地高校,包括北大、清华、复旦、中大、中国政法大学等,流行的专业有工商管理等,中医也成为研究生报考的热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