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学者献计“节能减排”
“十一五”节能减排计划仅剩半年,政府、企业进入冲刺阶段。我们能从过去四年半内吸取什么教训?“十二五”期间节能减排向哪个方向走?
责任编辑:曹海东 实习生 袁端端
■通过行政手段实现节能减排目标的方法,仍将长期发挥重要作用,但是,结构调整如果没有大的突破,后续节能减排就会越来越难。
■“十二五”期间,政府应更多考虑一些有侧重的、制约性的措施,包括税收、价格等级制的进一步调整。跨行业的碳交易有助于节能减排目标的实现,然而,基本的统计、监察、核实标准体系没有建立,应用于现实还有距离。
“十一五”节能减排计划仅剩半年,政府、企业进入冲刺阶段。我们能从过去四年半内吸取什么教训?“十二五”期间节能减排向哪个方向走?
5月22日,南方周末邀请国家发改委应对气候变化司副巡视员孙桢、发改委能源研究所能源系统研究室主任姜克隽、全国能源基础与管理标准技术委员会副主任白荣春、中国社会科学院可持续发展研究中心主任潘家华、清华大学能源环境经济研究所主任张希良等五位学者献计“节能减排”。
南方周末:“十一五”只剩半年,但我们发现,目前国家的节能减排手段还主要以行政手段为主。怎么评价这种手段?
张希良:目标分解、首长责任制、把节能减排和新项目审查结合在一起等节能减排措施,都具有中国特色。我认为这些手段还应该发挥很大作用。目标分解中,很多省一开始是习惯性地多承诺,
登录后获取更多权限
网络编辑:莫希
欢迎分享、点赞与留言。本作品的版权为南方周末或相关著作权人所有,任何第三方未经授权,不得转载,否则即为侵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