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造生命”的合成生物学——兼评“首个人造生命”的诞生

英国《经济学人》将此成果与上个世纪原子弹的诞生相提并论,其意图显然着眼于科技成果对人类的伤害以及对自然界的破坏。

责任编辑:朱力远

■“像组装电路一样组装生命”,只是合成生物学研究思路的形象比喻。有人预言合成生物学将带来人类历史上的第三次工业革命。

最近,很多媒体报道了美国生物学家克雷格·文特尔的研究成果:在实验室中重塑“丝状支原体丝状亚种”的DNA,并将其植入去除了遗传物质的山羊支原体体内,创造出历史上首个“人造单细胞生物”。

人造生命取名为“辛西娅”(Synthia),这个美丽动听的名字,短时间内给公众带来的不仅只是惊喜,还有争议和恐慌。有人将这一创举誉为“生命科学领域决定性的时刻”,文特尔本人也宣称其改变了生命的定义,甚至有人预测他将因此获得诺贝尔奖。

但是媒体中广为使用的“首次合成人工生命”之说,并不准确。文特尔的成功之处,在于用化学试剂合成了人工染色体,并在另一微生物中显示出生物功能。DNA是决定生物性状的遗传密码,却不是生命的惟一组成部分。从这个意义上讲,文特尔只不过创造了部分生命。这项研究成果最为直接的意义,只是人造的支原体可以利用化学合成的染色体生存繁殖,并导致山羊的乳腺炎。“首次创造生命”之说言之过甚。

事实上,文特尔本人在《科学》杂志上发表的文章题目却更为客观、严谨:“首次合成由

登录后获取更多权限

立即登录

网络编辑:莫希

欢迎分享、点赞与留言。本作品的版权为南方周末或相关著作权人所有,任何第三方未经授权,不得转载,否则即为侵权。

参与评论


精选评论 (10)


回复

2010-06-09

bio-brick,"生物转"误,应为"生物砖".

sunshine4
回复

sunshine4

2010-06-06

振奋人心,21世纪是生命科学的世纪

回复

2010-06-06

僵尸病毒

回复

2010-06-05

没有意义,只有阴谋!

回复

2010-06-05

潘多拉的魔盒

回复

2010-06-05

潘多拉的盒子

回复

2010-06-05

这绝对是一个巨大的进步,至少从技术上说

回复

2010-06-05

我是在医院做了 至今还没找到女朋友 我27 创建时间:2010年4月29日(星期四) 晚上10:25 | 分类:未分类 | 字数:565 | 发送到我的Qzone | 另存为... | 打印 我是在医院做了 至今还没找到女朋友 我27岁了,还耽误了我是事业,我现在什么都不做 就是因为那个包皮的事 变成了我很压抑,因为我所担心的是,中国的人权有问题,我担心我一交女朋友,要做爱的时候脱下裤子,女朋友看到我的小鸡鸡和别人不一样,而我已经脱下裤子 又忍不住,强硬的做了她 她会不会告我强奸 所以那样我心理很扭曲,就这样的反反复复,会使我一见女人就怕 为什么呢 因为他一告我我就会被抓 还有中国的人权问题,我被抓了以后会不会被打死,不过现在的人权好了些,但我还是不放心,因为我如果是被逼强奸中国女人还好,如果我在生活上和工作上需要结识香港女人还有外国女人,不幸强奸了她们,那我会不会被打死 因为外国身体贵而我们中国人命贱,我会不会被打死,这些都是自我认为的 我觉得中国人都是认为外国有钱命很贵,但是外国有素质的人会觉得,应该是平等的 ,但是如果中国的警察还是认为外国人的命贵,而且打死我呢 我现在真的很惨的,有钱人就可以打死没钱人吗?还是有钱人警察就会帮忙打死没钱人呢。27了一直在家见了女人就压力巨大,没办法工作,如果有一全是男人的工作给我做,那我不知道多高兴,我今年多这么大了 没有不能工作,没有过女朋友 最残酷的是我还要背着嫖妓带来爱滋病的风险,在这里声明本人没有爱滋病,但是嫖妓是有危险的,希望有权的记者可以帮帮忙,

回复

2010-06-04

生命科学的前景

回复

2010-06-04

巨大的希望与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