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真】“柜族”生活

“柜族”成为继“蜗居”之后在疯狂楼市背景下迅速流传的一个名词

责任编辑:李楠 梁伟驰

编者按:从3月份开始,国内外媒体开始关注深圳“柜族”,使其成为继“蜗居”之后在疯狂楼市背景下迅速流传的一个名词。然而,记者探访之后发现,“柜族”的真实居住者或许并不那么赚人眼泪,这种真实和虚像之间折射出来的时代背景和大众心理,倒是最值得品读之处。

如何把一个货柜变成房子,再进而变成家呢?

得先按尺寸切割,然后压板、拼接、焊接,一路下来,半天时间,客厅、卧室、厨房、洗手间的雏形就出来了。然后把塑钢窗镶上,再做一些装饰、喷漆,地 面铺上瓷砖。最后,再安装上用电插销、节能灯管等设施就可以开始基本生活了。

但这还不是“家”——还得挂上“家和万事兴”的花匾,贴上“虎踞门厅保平安,学武福地兆财年”的春联。如果愿意,你甚至可以在蓝色的铁皮上贴上壁 纸。大人小孩的衣服一件件挂进去——柴米油盐的味道有了。然后,门口摆上桌子,几张凳子,一壶茶。“家”的样子就出来了。

这就是传说中的“柜族&rd

登录后获取更多权限

立即登录

网络编辑:王怜花

欢迎分享、点赞与留言。本作品的版权为南方周末或相关著作权人所有,任何第三方未经授权,不得转载,否则即为侵权。

参与评论


精选评论 (24)


回复

2010-08-21

这个真得小心城管大大。。。

回复

2010-07-05

柜族更多的是无奈,面对这个社会现实的无奈,在这个近乎金钱主导的社会里,没有资本的人,似乎注定是生活在最底层的……

回复

2010-05-31

想知道箱屋里有没有孩子住。随着工程的转移,他们会不会也要从一所学校转到另一所?或者只是每隔一段时间换一条上学路线而已? 总觉得那个五彩小圆标拼出的“家”字是某个孩子的杰作。虽然他们脸上看不到赚人眼泪的表情,但是生活想必还是很艰苦的。

回复

2010-05-30

和谐中国

回复

2010-05-30

把这房子挂在空中就不会涉及到居住用地的问题了吧?

回复

2010-05-29

伟大的劳动人民,希望你们幸福

回复

2010-05-29

现在的社会,怎么总是有那么多让人为可奈何的事?

回复

2010-05-29

这就是社会主义?

回复

2010-05-28

我只想问一句,土地到底是国家的还是人民的,社会财富到底是国家的还是人民的,貌似越来越偏离社会主义性质了,在很多方面太不人性化,连万恶的资本主义下的人民也比我们过的好,请问这是为什么,为什么本来是人民的东西,成了极少数别有用心的打着国家的旗号而对人民百般盘剥的既得利益集团的囊中之物,我完全怀疑这所谓的社会主义的本质了。

回复

2010-05-28

好一个“柜族”啊

回复

2010-05-28

宁当柜族,不做房奴。

回复

2010-05-28

买个奔驰减震拖车80万,一个40HC货柜4万左右,这家不得了了!!有家还有自由

回复

2010-05-28

人在他乡,找一落脚点不容易。

回复

2010-05-27

出完“胶囊”出“柜族”,中国人民的想象力还真是一步一步往上爬,生活水平是一点一点往下跌啊

回复

2010-05-27

我曾经就有过这种冲动,以后买不起房就买个集装箱改装一下当家,没想到其中还牵扯到住房用地的问题,真令人头疼,以后还是住地震棚吧,

回复

2010-05-27

我们都努力的活着并寻找快乐……

回复

2010-05-27

悲剧就在我们想当然了

回复

2010-05-27

问题都在居住,只不过适合人群不一样罢了。生存的选择

回复

2010-05-27

问题都在居住,只不过适合人群不一样罢了。生存的选择

回复

2010-05-27

问题都在居住,只不过适合人群不一样罢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