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湾:枪声未打断死刑存废之争

在公听会的海报上,台湾“法务部”用“FACEBOOK”的谐音,打出“废死不可还是非死不可”的标语,吸引民众参与。

责任编辑:傅剑锋 实习生 吴城华 刘志毅

在公听会的海报上,台湾“法务部”别出心裁地用著名网络交友平台“FACEBOOK”谐音,打出“废死不可还是非死不可”的字眼,吸引民众参与。

这个话题已经使主张废除死刑的前“法务部长”王清峰去职。政客、牧师、法学家等社会精英、普通民众,都卷入了死刑存废的论辩与博弈。刚刚枪毙的4名死刑 犯,更给这个话题火上浇油……

因主张废除死刑而被迫辞职的台湾前“法务部长”王清峰

台湾“法务部”次长吴陈鯼4月30日称,4名死囚已被枪决。 (资料图片/图)

4月30日晚,台北、台中、台南三处枪响,结束了台湾4年来无执行死刑的最长纪录。

《联合报》报道,19时55分,法医为张俊宏、洪晨耀注射麻醉药,不到5秒钟,两人即陷入昏迷,分别由法警为他俩戴上手铐,放在备妥的棉被上,押拖至刑场。

麻醉剂渐发生作用时,两人趴在刑场沙堆上,20时30分由“高检署”法警持手枪从二人身后,朝心脏各开一枪。

法医趋前检视,发现洪晨耀当场毙命张俊宏趴倒在地却未毙命,还奋力以双手撑起上半身,让在场执行枪决的众人都吓了一跳。

张俊宏撑起上身没多久再度趴下,法医每隔5分钟检视他有无断气,第三次确认张俊宏仍有微弱呼吸,20时45分补开一枪结束生命。

台中死刑犯张文蔚死前沉默不语,行刑前猛灌高粱烈酒,喝得酩酊大醉;法警朝他左胸射击一枪,当场伏法。

两个月前,当“立法委员”吴育升质询前“法务部长”王清峰不执行死刑有渎职之嫌时,吴育升已经料到了这个结果。这一晚他还是倍感压抑:“四条人命,又有四个家庭陷入哀痛。”

现任台湾领导人、前“法务部长”马英九曾经告诉吴育升,他当“法务部长”时,签死刑执行令的前一晚,每每心绪难平,无法入眠。“那是一种午夜梦回、天人交战的心境。”今日此时,吴育升更能理解。

但正是吴育升自己,推开了台湾4年来紧闭的死刑执行之门。自2006年始,台湾虽有死刑判决,一直没有实际执行过。在他提出质询后不到一个月,誓守废除死刑理念的“法务部长”王清峰被迫辞职,曾勇夫上台。新“部长”承诺年底之前,44名死刑犯中肯定有人会被执行。

44封加急信

44名死刑犯,收到了台湾废除死刑推动联盟执行长林欣怡的来信。信中向他们说明目前可以采取的法律途径,废死联盟可以给他们提供帮助

没想到第一枪来得这么快。

求生愿望强烈的张俊宏实际上已经接受了废除死刑推动联盟的帮助,希望申请“大法官解释宪法”。根据台湾相关规定,申请“大法官释宪”、再审、“检察总长”提出非常上诉,都必然导致死刑的暂缓执行。针对人权团体的抗议,“法务部”做出的答复是,他们再三询问“司法院大法官&rdqu

登录后获取更多权限

立即登录

网络编辑:王怜花

欢迎分享、点赞与留言。本作品的版权为南方周末或相关著作权人所有,任何第三方未经授权,不得转载,否则即为侵权。

参与评论


精选评论 (7)


回复

2010-08-25

就连美国有的州还有死刑,今年还有被处决的,而且很多终生监禁的也和死刑的惩罚相差不远了,还有很多死在监狱里的,暗杀的走火的抗警的,在美国想让某人人间蒸发太容易了,所以美国就别以免除死刑来标榜自己的先进性了。如果一个人故意杀人,很快就从监狱里出来了,本身就是对生命的极不尊重。中国要学的不是废除死刑,而是学习什么情况下动用死刑。

回复

2010-08-24

杀人——非法杀人和合法杀人,都是剥夺他人生命。

回复

2010-05-09

执行死刑也是一种暴力,我们使用暴力的时候应该考虑:是不是所有非暴力手段都不能解决问题了?使用暴力真的能够解决问题吗?我们用暴力追求的东西是否符合正义? 我想,这三个问题不是那么好回答的,这也许就是各个国家地区对死刑争议如此大的原因吧。

回复

2010-05-08

以前也不赞成废除死刑 总感觉杀人偿命是天经地义的,不然就是对死者的不公平 但是现在感觉废除死刑也是一种进步 废除死刑并不是简简单单地怜惜生命,而是要深入地了解社会深层次的矛盾,并设法去解决它,现在的不杀,是为了将来更多的人免受伤害 从这个角度来看,台湾的司法走在了前面,是应该值得我们学习的

回复

2010-05-07

做错了事就要承担责任!对罪犯的仁慈就是对被害人的残忍。中国不是杀得太多,而是太少!

回复

2010-05-06

从全世界范围来看,废除死刑是大多数国家的选择。 华夏民族“一命抵一命”的传统意识根深蒂固,深入人心,所以目前行不通。

回复

2010-05-06

法治之路,大陆的先行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