摸着汶川的石头,趟过玉树的河——被地震倒逼的救援进化

去汶川时,光机场安检就花了4个多小时,而这次白云机场一路绿灯。从汶川到玉树,整个救援体系和细节都在被地震这个幽灵倒逼着全方位进化

责任编辑:沈颖 实习生 林春挺

从汶川到玉树,整个救援体系和细节都在被地震这个幽灵倒逼着全方位进化,而人类从智慧、行动力到心魂之间进化的速度能否追上地震神出鬼没的脚踪?

玉树速度

去汶川时,光机场安检就花了4个多小时,而这次白云机场一路绿灯。快速背后是整个国家应急体系的提升

时隔十天,王景超依然不忍回首4月14日上午看到的那一幕:玉树第三完全小学一处倒塌的废墟下,十几名孩子已经停止了呼吸,“他们大多趴在课桌上,背上压着一根重重的横梁。”

王景超是玉树州消防支队参谋长,仅4小时前,他和战友们还能听到孩子微弱的呼救声,为了抢时间,他们徒手刨挖石块,有人手磨出了血。

2008年汶川地震后,军人在废墟上徒手救援。 (南方周末记者 翁洹/图)

如果再多一段时间,悲剧本可以避免。“地震中垮塌的10间平房已申报为危房,不久将被拆除。”第三完全小学校长尼玛江才说。

让他更为懊恼的是,汶川地震后,他们每个月都给学生们讲地震安全知识,但“地震就那么几秒钟,孩子们根本来不及反应”。

当日7时49分地震突发时,王景超和战友们正在出操。4分钟后,全体60名官兵集结完毕,队长康自福命令大家:“先去学校!”

“职业敏感之外,也借鉴了汶川的教训。”康自福回忆说。

8时10分,王景超率领一支20人的救人小分队出门时,结古镇的街头已是哭声一片。道路堵塞,消防车开不出去,王只好救完一个现场,拦一辆小面包再扑下一个,“人少工具少,只好一边救人,一边等外援。”

最先向玉树进发的一支外援来自广东。地震当天下午2时20分,公安部给广东省公安消防总队打来电话:“集结300人,火速赶往玉树!”珠三角各支队接令时,还听到另一个要求——有汶川赈灾经验的士兵优先。仅1小时40分钟后,第一批157名官兵登机赴西宁。

集结速度如此之快,广东省消防总队战训处处长邓梁至今都觉得不可思议。“听说汶川地震后,我们第一批去的部队,光安检就花了4个多小时,而这次,白云机场应急办就开辟了绿色通道。”邓梁说,快速背后是整个国家应急体系的提升。

汶川地震后,国防部与国务院二十多个部门建立了联席会议制度,而国家地震局也与公安部、安监总局等专业部门建立了应急联动工作机制,与之配套的一项革新是督促地方政府加大对专业队伍的培训。

以广东为例。仅2009年,广东跨区域的消防演练就有5次。“晚上接到命令一分钟出动,白天是五十秒。”广东消防总队参谋长何锦坤说。

地震当晚11时,第二批官兵抵达西宁,300名官兵会师后第一要务就是“建立通讯保障组”——汶川地震时,通信交通不畅曾令许多地方成为营救的孤岛。

六部海事卫星电话、几十部对讲机组成了一个总指挥和各个队长间的庞大通讯网络。

接着,官兵们被切割成6个大队、10个分队、20个攻坚小组,而为避免6个大队各自为战,何锦坤要求,装备统一放在指挥部,“哪里需要,就调哪里。”

入夜,玉树州军分区的一个帐篷内灯火通明,玉树原来的行政规划被19个片区取代,州级领导担任各片区组长。

一切似乎都不如汶川地

登录后获取更多权限

立即登录

网络编辑:王怜花

欢迎分享、点赞与留言。本作品的版权为南方周末或相关著作权人所有,任何第三方未经授权,不得转载,否则即为侵权。

参与评论


精选评论 (16)


回复

2010-05-15

震后重生玉树一步跨越50年 地球摇一摇 玉树跨进新时代

回复

2010-05-13

一切伤痛都已成为经验,愿同胞平安。

回复

2010-05-06

应该进步.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

回复

2010-05-05

汶川地震后,中国国际救援队曾考虑在昆明建立高原训练基地,“但还没等建立起来,高原就地震了。”曲国胜说 一个矛盾的现实是,装备多寡并不依当地灾难危险系数而定,而是被当地财政富裕程度所左右。 汶川地震时,广东消防只带了2台生命探测仪,玉树地震时,他们带了9部,声纳、雷达、视频三种都有,库存更高达50部。而地震带上的玉树消防部门因资金匮乏至今连一部都没有,但距离更近的王景超他们第一天就救出了186人。 这样的矛盾什么时候解决了才是真正的进化

回复

2010-05-05

生于忧患

回复

2010-05-05

玉树很坚强。很钦佩这些人

回复

2010-05-04

活着的人很少担心自己活不下去,反而担心死去的人不幸福

回复

2010-05-04

每次救災之後都是慶功會,而不是檢討會 —— 所以下次會再出現大災,會再次摸著石頭!

回复

2010-05-02

拒绝国际救援,难道就因为玉树只是个小地方? 不过看到这种报道,还是令人心慰的。而且这次救援行动,效率和速度还是值得肯定的。特别是对藏传佛教仪式的尊重。

回复

2010-05-02

寄居千里外,犹闻国逢难,玉树遭险象,同胞命归西,祈愿余生还。羸弱不足坚,恨不能归乡。且把心愿许,祈天佑吾国,吾民康且安。 天若有情天亦老,人间玉树已沧桑。 玉树根至地中心,岂怕地摇与山裂。 中华儿女多奇志,且看玉树现劲绿!

回复

2010-05-01

晕 先去学校。。。的确是吸取了汶川的教训啊

回复

2010-05-01

救援速度、救援工具、救援物资、心理救援。四个方面展开,均让我们看到了一个国家应急体系的整体提升

回复

2010-05-01

有进步就是好事

回复

2010-04-30

楼上的,什么叫为了面子拒绝国际救援?玉树就那么点地方,中国自己就能解决了。不要老是愤青

回复

2010-04-30

为了面子,拒绝国际救援,还要摸着石头过河,灾民难道是你等的小白鼠?

回复

2010-04-30

少倒一些房子才是进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