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漂的“朝圣之旅”

“什么地方是我们天堂,什么地方是我们梦想,什么地方是我们的希望,什么地方让我们飞翔;什么地方有我们家乡,什么地方有我们梦想,什么地方有我们希望,什么地方让我们疯狂……”

责任编辑:蔡军剑

我们只看到如何打造“光明-田园-卫生城”,如何拆除使蚁族陷入“贫困生活”的城中村。没有人说城乡结合部孕育了创造精神,也没有人说精彩人生是与这里的社会空间相互生成的

两个青年怀抱吉他,边弹边唱自己编写的“蚁族之歌”。身边几位雍容华贵的女士(全国政协委员),边听边擦泪。

这个场景发生在一间不到10平方米的出租房内,这里是“蚁族”聚居地唐家岭(位于北京海淀区的一个城中村),时间是今年3月“两会”期间。

如此贫困的生活条件,如此漂泊的人生……政府的反应是,对包括唐家岭在内的50处城中村尽快改造。读者再熟悉不过的那种拆迁即将来临。据说这样做是为

登录后获取更多权限

立即登录

网络编辑:瓦特

欢迎分享、点赞与留言。本作品的版权为南方周末或相关著作权人所有,任何第三方未经授权,不得转载,否则即为侵权。

参与评论


精选评论 (28)


回复

2012-10-20

我 们 这 些 北 漂 的 聚 集 是 北 京 作 为 城 市 的 文 化 创 造 力 之 根 源 。

回复

2012-10-20

我们这些北漂的聚集是北京作为城市的文化创造力之根源。

回复

2012-09-21

在流逝的岁月里,我们成就了谁的梦想;在成长的过程中,谁造就了我们的坚强。

回复

2011-11-14

现在在读大学的我 明天会不会也成为北漂 成为蚁族

回复

2011-11-12

小城市的打工蚁族唉!!!!

回复

2011-11-12

蚁族其实是被剥削者,那些在住在高楼大厦里的人,都是吸血鬼!

回复

2011-11-11

热点新闻

woyouyijian
回复

woyouyijian

2011-11-11

有點羡慕印度的貧民窟了。沒有拆遷,還有政府提供的免費水電。

回复

2010-05-06

文章不错啊。

回复

2010-05-05

没有有力的分析

回复

2010-05-04

作者表达的很没有条理 北漂,或许我不会,但这种状态,或许会经历。

回复

2010-05-04

现在变态的社会就是摧残无力者 他们贫穷所以根本诉求都没法满足 北京应该为拥有这样的文化集聚而开心`多点楼房建起来给地产商多点炒作的机会~~~支持作者!很丰满的人文关怀!!!希望能认识你!1033504913

回复

2010-05-04

不错的一篇文章!

回复

2010-05-03

,

回复

2010-05-03

城市都有一个屁股

回复

2010-05-03

城市都有一个屁股

回复

2010-05-02

认认真真拜读了您的文章,在我结束了两天的城市流浪生活之后。 您所提到的城中村,我认为那是城市最后的温情,说是创造力的源泉我不敢苟同。温情指的是邻里之间、家庭生活、知足感、同情心、、、在我们的城中村里,它们还完好的存在着,与喧嚣无关与繁华无关。 至于您关于最后的结果的预判,不知是您的亲身体会,还是道听途说?如果是前者我认为是您的自我修养还没有达到必须水平就出关闯荡的结果,后者就该严加批判了。我们是看到了在某些的物质利益的驱动下有些人退缩了,应该看到的是他们确实坚持过,并且还有人继续坚持!!对别人的信任是社会主义制度的一种本质。 我不希望您发无故得牢骚,至少应该从奋斗在第一线的人的角度考虑一点。 以上如有出言不逊,敬请海涵~~

回复

2010-05-02

好像改善蚁族们的生存环境与作者提到的创造精神不存在矛盾吧? 难道说为了完成所谓的“从天真少年进入庸常成人生活前的一段特殊人生阶段”就一定要经历那些痛苦与折磨吗?? 古人云: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 但我并不认为这就是要有意识地将人置于某种艰难困苦的境遇中而对其不闻不问 磨练并不等同于冷漠 十年树木,百年树人 树木尚且需要锄草浇水,更何况是人呢? 我认为这些蚁族恰恰是中国的未来 他们没有父辈的庇佑,全靠个人的打拼 一旦稍加维护,将会有不少成为栋梁之才 现在大学生的处境实在是太艰难了 某种意义上是有文凭的民工 他们也需要关爱,哪怕只是几滴理解的眼泪

回复

2010-05-01

如果说这是为了流浪而流浪,似乎有点太理想化了。

回复

2010-05-01

就知道会有人骂,唉。容不下半点其他看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