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下】泰国政局如何收场?

上层精英的贵族化和下层民众民粹化,通常是转型国家绕不开的重大问题

从3月14日开始,支持前总理他信的泰国“红衫军”开始在首都曼谷举行集会游行,要求总理阿披实解散国会下议院,重新举行选举。这期间,“红衫军”组成了绵延80公里,号称是“世界上最长的反政府车队”,并搜集了30万毫升的鲜血,大部分已经泼向阿披实的办事处、官邸和执政党总部。

自2006年他信被军事政变推翻后,支持他信的组织“反独裁民主联盟”和反对他信的组织“人民民主联盟”便一直进行角力。由于两个组织的成员在示威游行时分别穿着红色上衣和黄色上衣,因此被称为“红衫军”和“黄衫军”。“红衫军”由农民、穷人和低收入者组成,是他信执政期间的受惠者。“黄衫军”则由亲皇室人士、商人和中产阶层组成,是他信执政期间既得利益的受损者。

尽管阿披实表示将于与“红衫军”代表见面,但也承认,泰国目前是个分裂的国家,机会不平等问题的确存在。事实上,社会阶层的对立和分裂正是泰国未来局势最大的不稳定因素之一。即便“红衫军”因为后劲不支而不得不退场,或者总理阿披实被迫下台,泰国政局也很难说从此就风平浪静。

这种分裂和对立在这次游行抗议中就表现无遗:“红衫军”要求一般的成员每个人献血10毫升,领导人每人献血50毫升,泼血行动旨在象征阿披实和内阁成员将踩着“红衫军”的鲜血进入总理府。这样的做法据说是来自泰国东北部民间,显然是符合 “红衫军”所代表的底层民众的价值观的。

但在曼谷的中产阶级看来,抽血对人体健康是一种伤害,而且这么多鲜血可以拯救多少生命,鲜血洒地简直就是糟蹋。而在泼血行动中,红衫军找来法师做法下咒,这在中产阶级看来,不仅违背佛教教义,而且根本就是不可救药的愚昧之举。

价值观上的难以调和,被他信任内的一系列扶持草根的政策给激活了。他信采取诸如“30泰铢治百病”的医疗保障计划、“农民3年缓债”的债务减免计划、“百万头牛”的生产资料扶助计划等措施,切实提高农民的生活水平,这使他成了底层民众的代言人。而曼谷的精英因为利益受损,更强调他信的腐败和徇私舞弊等道德瑕疵。双方因此各不相让,僵持至今。

而上层精英的贵族化和下层民众民粹化,通常是转型国家绕不开的重大问题。上层不愿放弃权力和下层的激进民粹倾向的迎头相撞,往往是是动荡和革命的脚本。

而要避免这一悲剧,双方都出现懂得妥协而又具有威信的领导固然重要,但这可遇而不可求。整个社会在日常事务中多加讨论和博弈,最大限度的逼近,得出对于转型的整体共识,是更加现实的道路。民主之道,显然并不在于一个阶层压倒另一个阶层的“革命”,而要通过各方协调达成共识,维护和增进所有人的权益。社会的深层问题,尤其是各地经济、文化的差异造成的分歧,不能集中到一场全民选举中央政权的“大战”上。对泰国来说,要让这一点在短期内成为全社会的共识,仍然是不可期的。

而泰国政治中的另一个不稳定因素是军队。自1932年迫使泰王改君主专制为君主立宪以来,军队在泰国政治生活中就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在宪制上,泰国军队独立于政府之外,而又在法律上不受国王的控制。二战结束以后的军政府领导人为了维持统治权威,于是大举宣传“忠君爱国”,结果使得虚位的泰王权威不断高涨。而普密蓬国王为人睿智慈爱、勤勉爱民,集各种美德于一身,从而得以以超然的姿态扮演权力平衡者的角色。

军队游离于政府之外,恰恰是国王所期待的。对于王室、军队和政府的关系,泰国枢密院主席炳·廷素拉暖的描述很传神:军队是马,政府是骑手,真正的主人是国王。

但这样的权力格局同样是不可持续的,普密蓬国王的超然地位,在他身后显然是不可传承和延续的。社会经济的两极分化和军队的国家化,在他当政的60年里始终无法得到解决。而这两个因素,将始终是泰国国家稳定和政治民主化的最大威胁。

{{ isview_popup.firstLine }}{{ isview_popup.highlight }}

{{ isview_popup.secondLine }}

{{ isview_popup.buttonTex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