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争议】语文教材改革:换汤与换药

这次北京课改所改的科目不独语文,然而它却偏偏处于争论的风眼。争议之中,文章的选择尚在其次,最为重要的却是教材改革所折射出的语文教学的价值取向。

一本涉及北京9区县的语文教材,吸引了教师、学生、普通民众、出版社等各方的关注。自2004年,崔健的《一无所有》入选深圳中学语文选读本以来,语文教材改革不断被推上风口浪尖。前有“《狼牙山五壮士》的淡出是否会导致学生对历史的遗忘”,后有“《出师表》传达了‘愚忠’,是否就该被拉下马”……

而这一次,替换的范围更大,争议也更大。一些经典作品如《阿Q正传》、《陈奂生进城》、《孔雀东南飞》、《过秦论》……被撤掉,而代之以金庸的《雪山飞狐》、海子的《面朝大海,春暖花开》……甚至出现了马尔克斯的《百年孤独》。争议之中,文章的选择尚在其次,最为重要的却是教材改革所折射出的语文教学的价值取向。

 

 

正方

  我们过去的教材编写不尊重学生的口味需求,不尊重教学需要,导致审美功能与人文精神缺失。这次课改无疑是还原文学审美本质功能的一次尝试。而这次改革,更注重时代元素,更关注人文精神,更强调教材编选内容的丰富性,这实际是对现行语文教材改革的一次有益探索。以余华的《许三观卖血记》替换《陈奂生进城》为例,后者无论是其土改背景,还是文学审美以及道德说教,与现实都比较遥远。

 

反方

 但这并不能成为编者选文的首要标准。说到底,语文教学应该加强学生的思辨能力,鲁迅先生的《阿Q正传》作为中国近现代文学的启蒙之作,深刻剖析了中国的民族性格,正是中学生需要好好学习的不可取代的经典佳作。而金庸小说都只属于二三流作品,将金庸小说选入教材会误导学生,降低他们的文学鉴赏能力。

 

正方

 语文课程的作用是双重的,既可以作为个体的表达工具,也可以作为实现文化延续与传承的工具。但在传统的语文教学中,“文以载道”被提到一个压倒其他价值的绝对地步。而金庸武侠作品有助于语文本来作用的发挥和语文教育改革。除了金庸的作品,《变形记》、《西西弗神话》、《百年孤独》这种以前“铁定不敢碰”的文章也入选其中,因为现在的评判标准愈加丰富了,它既可以是审美的,能令人愉悦,也可以是高尚的,能增加学生修养

 

反方

   《雪山飞狐》固然有其入选的意义,但《阿Q正传》为何就非得离开教材不可?卡夫卡的作品远比鲁迅的晦涩;《百年孤独》比任何一部鲁迅的作品都要压抑。而从对国民的教育意义上看,鲁迅比他们更“适合水土”。语文教材“大换血”也许可以,但起码应该保证新旧“血液”不能发生排异反应,不能为“换血”而“换血”,不然对于语文教学的改革不啻为一种灾难。

 

正方

  《阿Q正传》经典,但问题是,这种经典对于十五六岁的中学生来说是否必不可少?其中的养分能否被充分吸收?鲁迅长期被“政治化”“脸谱化”,给人的印象往往除了晦涩就是深奥,除了激进就是尖刻,这种片面扭曲显然是一种误读。让其作品退出课本,减少被误读的机会,而且鲁迅一贯反对守旧,教改革新未必不是一件好事。

 

反方

 但你知道他为什么会被误读吗?这样的替代就能从根本上解决语文教改的问题吗?关键是,一旦经典走上了“神坛”,我们的语文教育就会对其进行过度阐释,死命破译其中的思想密码,中学语文教育也就转变成强制“编码-解码”过程。即使选入《雪山飞狐》,学生们要做的仅仅是总结胡斐是否应当通过暴力手段解决个人矛盾,以及作者如何用环境描写烘托气氛,衬托人物的英雄形象。海子《面朝大海,春暖花开》所表达的,也不过是作者对祖国美好河山的赞美,以及对个人理想的抒发。这种换汤不换药的教改游戏,又有什么好玩的呢?

 

【点评者说】

  读书时代,每每遇上对鲁迅文章的赏析题,只要写上“批判封建专制主义”的字眼总能毫不费脑力地稳拿几分。长期以来,语文教育一直高举“主义至上”的阶级斗争的大旗,于是鲁迅和马克思一样演化成具有中国特色的解读对象,由于绑缚了意识形态的裹脚布而难以在中国学生的心里以一个完整的形象直立。其实,这次北京课改所改的科目不独语文,然而它却偏偏处于争论的风眼,个中原因不得不让人产生遐想。说到底,语文课本不过是一个工具,我们固然为这次教改中选文标准的进步而喝彩,但课本背后的语文教学改革却沉重而艰难得多。

{{ isview_popup.firstLine }}{{ isview_popup.highlight }}

{{ isview_popup.secondLine }}

{{ isview_popup.buttonTex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