强人才去拆弹——中美拆弹电影的不同遭遇

中国也有个讲拆弹的电影,叫《千钧。一发》,曾获第11届上海电影节最佳男主角,评委会大奖,但发行惨败,至今连正版碟都未出。导演羞愤之下,去拍了SM 大片《风声》。

责任编辑:平客 袁蕾 实习生 盛佳婉

权当冷笑话

A:以下权当冷笑话听。

中国也有个讲拆弹的电影,叫《千钧。一发》,曾获第11届上海电影节最佳男主角,评委会大奖,但发行惨败,至今连正版碟都未出。导演羞愤之下,去拍了SM大片《风声》。

为了替《千钧。一发》鸣不平,美国女导演、卡麦隆的前妻凯瑟琳·比格罗花1200万美金,重拍了一遍,改名《拆弹部队》。

这是个貌似合理的但目的很不纯的想象,尤其是,此话由《千钧。一发》的导演说的,有点不要脸。

B:以下纯属真实,如有虚构,请勿对号入座。

电影《千钧。一发》导演的美国经纪人Peter看完《千钧。一发》后第一时间说:这是我本年度看到的最好的华语电影。鉴于Peter看完《天堂口》之后也这样说过,很多人都冷冷地笑了。然后,Peter先生又说,我觉得应该把改编权卖到美国去。Peter的CAA美国总部的同仁看过

登录后获取更多权限

立即登录

网络编辑:莫希

欢迎分享、点赞与留言。本作品的版权为南方周末或相关著作权人所有,任何第三方未经授权,不得转载,否则即为侵权。

参与评论


精选评论 (7)


回复

2010-03-15

汗,高群书还80后啊。。。。他可以含恨而*了,小了20多岁那

回复

2010-03-13

“好莱坞独立制作电影重新发行再度辉煌的例子罄竹难书”!作者还是查一查词典,看看“罄竹难书”是怎么解释的,再考虑该不该用这个词吧。

回复

2010-03-13

火爆啥啊,美国人民都用脚投票了,烂片始终是烂片,给6个奥斯卡也没用

回复

2010-03-12

说直接点,作者这是在给《千钧一发》或者是《千钧一发》的导演做软广告呢!!!

回复

2010-03-12

南方周末特约撰稿 高群书

回复

2010-03-12

文明上网,登录发言

回复

2010-03-12

把名词当动词,用形容词彻墙,这篇文章作者肯定是80后,风格与以前的文化版同类型文章大不相同,非常有意思,使近来变得有点严肃的南周带上了点娱乐味了。 我爱南周,经常会搞点惊喜出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