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治道”变革·中央】外交:韬光养晦 全球参与
对溢美之辞和相应的“责任陷阱”,中国保持清醒,牢牢地将自己定位于国际事务的“积极参与者”,以在外交博弈中最大限度地进退有据,维护国家利益。
责任编辑:李梁 马昌博 郭力 实习生 丁婷婷
治道变革:对溢美之辞和相应的“责任陷阱”,中国保持清醒,牢牢地将自己定位于国际事务的“积极参与者”,以在外交博弈中最大限度地进退有据,维护国家利益。
过去一年的中国外交,很多观察者都形容为“高潮迭起”。
2009年,在金融、气候、军事、反恐和能源等各个领域,中国都在以前所未有的积极姿态投身国际事务,参与全球治理;而世界也正在习惯一个向来有些沉默的“旁观者”转向积极发声的“发言者”,甚至赋予中国成为“领导者”的更多期待。
2009年7月,在第十一次驻外使节会议上,国家主席胡锦涛针对中国外交工作发表讲话提出,要“努力使我国在政治上更有影响力、经济上更有竞争力、形象上更有亲和力、道义上更有感召力”,被人们概括为中国外交“四力”。
海外舆论随即猜想,随着经济实力的提升,中国外交是否已经做好准备,在“韬光养晦”的同时,更多展现“有所作为”的大国风范?
朝核就是中国参与全球治理的舞台 CFP/图
与美国“硬碰硬”?
中国外交开始跳脱温文内敛,而不断展露大国底气。从2009年年初温家宝的“环法之旅”,到央行行长周小川撰文支持以“超主权储备货币”取代美元,再到“七五事件”后中国对一些国家的严厉表态,让人目不暇接。
然而人们却也发现,仿佛一夜之间,我们长久以来用以批评西方国家的词汇——“傲慢”、“霸道”、“不合作”,甚至“殖民主义”,反被西方媒体拿来扣在了中国的头上。
行至2010年初,中美关系在过去一年的“蜜月期”似乎也划上了休止符,人民币汇率、对台军售和达赖等问题接踵而来。对这些中美之间的“陈旧话题”,中国政府意料之中地给予了美方措辞严厉的批评,并推出一系列制裁。
在汹涌的民族情绪之中,强硬派的学者似乎还不满足于此,他们认为现在是到了与美国“硬碰硬”的时候了,中国也应当去伤害美国的核心国家利益,用各种手段“让美国人感觉到疼”。
北京大学国际关系学院副教授张海滨指出,这是当下多元社会的一种声音,让西方社会有所知觉是一件好事,但具体到中美关系来说,中国可打的牌并不多。
“毕竟,如果美国打台湾牌、西藏牌的时候,更多涉及的是中美双边关系,但如果中国在外交中用伊核、朝核,或是气候变化问题钳制美国,却都涉及到多边外交,牵涉到中国在世界范围内‘负责任大国’的国际形象。”张海滨说。
妥协的艺术
以2009年全年而言,无疑哥本哈根世界气候大会是世界多边外交的焦点,也可以成为观察中国外交的重要场所。
时任中国副外长何亚非在会议中直斥美国气候代表“缺乏常识”,以及温家宝派何亚非参加与奥巴马等元首的会面等事件,被西方媒体解读为中国对美国的“侮辱”。
不过在张海滨看来,“中国并不否认自己的责任,但责任的大和小、多和少,是博弈的一个焦点”,“中国目前来看更愿意做一个积极的参与者,而不是领导者”。
随着中国经济实力的大幅增长,外部世界对中国的评判与中国的自我认知差距似乎在进一步扩大。温家宝去年曾多次公开反对“G2”提法,也反对“中美共治”论,强调中国还是一个发展中国家,应当在力所能及的范围内积极承担国际责任。
尽管世界越来越多地期待中国在经济衰退和气候变化等全球议题中担当领导者的角色,中国却对种种溢美之辞和与之相伴的“责任陷阱”保持了足够的清醒,牢牢地 将自己定位于发展中国家和国际事务的“积极参与者”。如此中国才可以在外交博弈中做到最大限度地进退有据,维护自身国家利益。“国际关系是看各方有多少实 力然后寻求妥协的艺术。”北京大学国际战略研究中心副主任朱锋教授说,“中美双方在彼此关系的风险控制和管理操作上都有可改进的余地,我们的手法有时也显 得粗糙……比如反对对台军售,我们完全可以先做出一些对台湾的和平举措。越是要强硬才越要事先做好铺垫,作出哀兵的姿态。”
在中国逐渐开始享受“大国崛起”带来的自信与民族自豪感的同时,“百年屈辱”的烙印还未完全消褪。作为内政的延展,中国外交也必然遭遇不同政治体制和发展模式所带来的抵触和不信任感。
于是,这时来看“韬光养晦,有所作为”哲学仍不失为中国外交面临险滩和风浪时的有效提醒。外交学院国际关系研究所所长王帆对南方周末记者说:“韬光养晦并 不是指我们现在忍辱负重、卧薪尝胆,等若干年后实力强了再报仇、再恢复帝国的地位,它是指‘不当头’,成为大国也不能为所欲为,实力增长也要避免民族狂 热。”
“另一方面,中国现在必须在很多的新的领域和议题上发挥作用,并且要更加积极主动,而不像以往很长一段时间里被动应对式地解决问题。”王帆说。
网络编辑:王怜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