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恒:所有的悲剧都跟牺牲有关系

对于编剧刘恒来说,《窝头会馆》是他编剧生涯中第一个话剧作品。《窝头会馆》实际上是一个北京的大杂院,是原封不动地把刘恒的记忆搬到了舞台上。

责任编辑:朱又可 实习生 王华 李颖 许斯佳 盛佳婉

《窝头会馆》被认为是恢复了北京人民艺术剧院的传统的一出话剧,是导演林兆华近几年比较出彩的戏,也是张和平任院长后的“三把火”之作,当然还有一个名目是建国60年的献礼剧。而对于编剧刘恒来说,《窝头会馆》是他编剧生涯中第一个话剧作品。《窝头会馆》实际上是一个北京的大杂院,是原封不动地把刘恒的记忆搬到了舞台上。

会馆

《窝头会馆》演的时候,我经常去剧场看。前面看了六场,最后又去看一场,剧场效果还不错,观众的反应也很热烈。

北京的会馆大部分主人都是最早那批进京赶考的人,他们要有一个住的地方。另外进北京做官的这些人,要联络乡党,也要有一个自己的地方。所以北京的会馆就是这么起来的。汉族人为什么在宣武区建会馆呢?明朝的时候,贵族、平民、商人都住在城里,满人进关之后,这些人悉数被赶出城外,城内所有住宅全部给满族人腾出来了。汉族人就扎堆到宣武和崇文来了。加上满人不让汉人进城,南方的人进京的时候,主要进城渠道是广安门,所以会馆基本上就散布在这一带了,等着进城谋官、赶考、经商、联络感情,宣武区说是有几百个会馆,但生生灭灭的前后可能得有上千个。

大部分会馆的治理都类似于那种董事会管理,大家选一个董事长出来,董事长再选一个管理者当CEO,出来替大家管着。董事们轮流请吃饭,这个礼拜我请下礼拜他请,利用吃饭的机会,把会馆的业务给商量一下。

减法

我写话剧没有经验,《窝头会馆》的最初构思很庞大,我觉得可以用复杂感来增加戏剧性,用那种情节的巨大变化来增加生动性。最后一琢磨,两个半小时根本没有那么大容量,所以要一个简练的人物关系,生发出简练的情节。最后就简化,构思过程当中一直在用减法,在两个半小时里把最精彩的东西留下,真是不容易。

老舍的《茶馆》

登录后获取更多权限

立即登录

欢迎分享、点赞与留言。本作品的版权为南方周末或相关著作权人所有,任何第三方未经授权,不得转载,否则即为侵权。

{{ isview_popup.firstLine }}{{ isview_popup.highlight }}

{{ isview_popup.secondLine }}

{{ isview_popup.buttonTex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