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等你回家 他们的春节故事】代课教师李建新:我不是村里最穷的人了

他是当时甘肃省农村3.2万代课教师中的一员,这些被称为“农村里最穷的人”,占农村小学教师的28.2%。

责任编辑:曹筠武 实习生 王芳军

2009年,前代课教师李建新彻底摆脱了“村子里最穷的人”的形象。在过去一年,李家迎来了两件喜事,一是家里住了三十多年的土坯房终于换成了砖瓦房,二是在复旦大学物理系念书的大儿子李自龙保送了本校的研究生。

临近儿子春节放假回家,李建新和妻子忙着把老房子里的家什搬入新家。新家占地32平方米,花费4万多元,眼下暂时没余钱装修,室内的墙还裸着红砖。家什实在太简陋,一台25英寸旧彩电、一张老饭桌、一张斑驳的方形写字台,在还散发着水泥与粉尘气息的新房里,显得突兀。

写字台在甘肃渭源农村里是耕读身份的象征。在1981~2005年间,李建新一天又一天,重复着简单而贫困的生活。作为渭源县会川镇罗家磨村福和希望小学一名代课教师,李建新每个月都按时到校财务处,接过会计悄悄塞来的40块钱。这是他的月薪,仅相当

登录后获取更多权限

立即登录

网络编辑:王怜花

欢迎分享、点赞与留言。本作品的版权为南方周末或相关著作权人所有,任何第三方未经授权,不得转载,否则即为侵权。

参与评论


精选评论 (22)


之乎者也
回复

之乎者也

2024-01-01

老李家的生活已经越来越好啦

回复

2012-07-24

代课老师不比正式的差,相反他们有更强烈的责任心及对老师这一理念的解读。

回复

2012-05-21

这评论经典。。。

2012-04-12

整个社会都已然成为一种病态,而这种病态不是一位两位能扭转的!历史的车轮底下都是血淋淋的尸骨!

回复

2012-04-12

整个社会都已然成为一种病态,而这种病态不是一位两位能扭转的!历史的车轮底下都是血淋淋的尸骨!

回复

2011-03-18

教育部,忘了育人的根本。

回复

2010-09-21

祝贺这位老师,我也打算去经商了。

回复

2010-09-04

任何新的新制度的推出都会有它不完善的一面, 会对一些群体造成冲击和伤害, 但如何修补体制所带来的伤害是我们这个国家一直不擅长!!

回复

2010-04-30

在这里发表言论不会被抓吧!都不敢说话了!!!

回复

2010-03-03

教师是人,代课教师也是人,社会中人得依靠自己的双手,代课教师们,你们的生活就在你们的手中,甭想教育部那些肥老们给你们解决什么问题!他们自己都管不好自己,你们还能依靠他们?

回复

2010-03-01

李建新还是想当老师,平时有事没事,就回学校转一圈。有时在路上拦车到镇上,遇到坚决不收车钱的学生,李建新会格外高兴,然后坚决给钱。 伟大的平民

回复

2010-02-24

同志们,在农历2010到来之际,在南方周末发起“清退教育部”的口号,希望每个关注中国教育的真中国人在自己的帖子后跟上这句口号,谢谢 ——清退教育部

回复

2010-02-20

师者传道授业解惑,这里面有多大的压力,也许是为师者心中不能承受之重吧。 柴米油盐两袖清风,这里面有多少的辛酸,也许是为师者心中不能承受之轻吧。 也许李建新应该不只一次跟他儿子李自龙讲与这有关的话吧。 不过应该可以相信随着大学的扩招,这样的行当还是会被后来的人挤爆的

回复

2010-02-15

政府早已不是人在里面做事了

回复

2010-02-15

国家发展很不平衡。如果是通往平衡的过程的...??

回复

2010-02-12

吃的是草,挤出来的是奶。这就是代课老师的写照。

回复

2010-02-12

为什么要清退他们?给个理由

回复

2010-02-12

你们家妈的,这两天华北在雪,你们记者都死到哪了?我居然看到太原百姓网在上面作广告,真是总编快有病了吧,正事一点没做,尽弄邪的。我给你们提意见,别报复我啊,听见没有,要不我2010绝不再看你们报了

回复

2010-02-11

中国一直重复着这样的而下循环北京:政治经济文化中心。上海;国际金融中心世博。好东西都给了一个儿子,中国那么多城市的资源都给了沿海,怎么能发展平衡呢?

回复

2010-02-11

应该更妥善地安置清退的代课老师,更人性化一点

回复

2010-02-10

教育部 在清退代课教师的同时,也同时丧失它们的良知!丧失了人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