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影】《拆弹部队》一刀剖开魔鬼塑成
如何才能于轻描淡写间营造紧张窒息的气氛?如何才能一刀将人性的扭曲剖开?如何才能塑造出一个拆掉了800多枚炸弹的战争恶魔?这一切,都可以在凯瑟琳·毕格罗(Kathryn Bigelow)导演的新作《拆弹部队》(The Hurt Locker)中得到答案。缜密的剧情、硬朗的风格、流畅的节奏,使得本片带有一股粗犷的真实感,宛如凛冽寒风。
影片开篇不到5分钟,就用冷峻的纪实风格把驻伊美军B连这个专门负责拆除炸弹的特殊部队完整展现。他们的互相调侃表现出了他们苦中寻乐的性格,队长的牺牲则直白地揭示出工作的高危险性。新来的队长詹姆斯的鲁莽作风很快打破了这个部队的陈规,把故事引向未知。特性人物和特性环境的碰撞是最能吊观众胃口的。这一设定充分体现了编剧马克·鲍尔(Mark Boal,代表作《决战以拉谷》)在叙事视角的捕捉上极为犀利。詹姆斯在拆弹过程中超常冷静,对自己的生命却极端漠视,因而披上了一层魔鬼的色彩,让人爱恨交加。然而,本片并未停止在展示魔鬼这个肤浅的层面上。在一场遭遇战中,友情客串的拉尔夫·费因斯饰演了第一个因战争而被扭曲了人性的美军士兵。这场遭遇战更重要的作用,是让詹姆斯手下的年轻士兵经历一次人生转折。一次目的不明的射杀,露骨地扭曲了年轻士兵的心态。这个看似士兵成长中的重要一环,是否就是塑造魔鬼必经之路呢?观众需要自己思考。
当手下士兵向魔鬼更近一步后,影片的变数又回到了魔鬼身上。一个被制成人体炸弹的孩子,深深刺痛了詹姆斯的心。詹姆斯急欲揪出这起事件的幕后黑手,实则是希望自己魔鬼般的心能得到一定程度的救赎。不幸的是,詹姆斯英雄一般的举动不仅被伊拉克妇人泼了冷水,回到自己的基地时更落了个灰头土脸的境地。在一个国家对另一个国家犯罪时,个人想当英雄的愿望,实现机会竟如此渺茫。残酷的现实将近似魔鬼的詹姆斯催化成了真正的魔鬼。在为最后一个人体炸弹进行拆除工作时,这个成功拆除过800多枚炸弹的专家束手无策了。此时,导演这一刀剖开的不仅仅是单个角色的心理,而是整场战争的伪善外皮。
被炸弹冲击波击倒后仰面躺在地上的詹姆斯看到了天上飞翔的风筝,让观众意识到其内心深处对自由平和生活的向往。可是影片再次出乎意料地向更深层次的主题迈进。回国没多久的詹姆斯,在影片的最后一刻再次穿起防爆服,以D连战士的名义重新踏上伊拉克土地。这究竟是他第几次重返战场,这究竟是魔鬼的第几次轮回?这时再回想一下本片的题记“在战斗中狂飙突击往往能让人上瘾,强烈而且致命,因为战争就像是毒品”,不禁脊背发凉。
《拆弹部队》是一部典型的美国独立制作电影,早在2008年的威尼斯电影节上即亮相并参与金狮奖角逐,可惜并未获得评委们的青睐。2009年6月在美国也只在93个院线小范围放映,但一个月后放映院线便扩大到535个。尽管该片票房成绩一般,但得到了美国媒体平均91分的超高评价,年底更是横扫了全美的影评人协会奖项。虽然失意金球奖,却在第15届评论家选择奖里,轻松摘得最佳影片和最佳导演两个最重量级奖项。IMDB评分8.0,Yahoo用户评分A-,烂番茄新鲜度为97%,也可以看出影迷对本片高素质的普遍肯定。詹姆斯·卡梅隆大神的这位前妻,很有可能在今年的奥斯卡奖上,用这部写实的《拆弹部队》挑落前夫写幻的《阿凡达》,成就女性导演在奥斯卡奖的最高伟绩。
《信使》(The Messenger,2009)
导演: 奥伦·穆弗门
主演: 本·福斯特 伍迪·哈里森 萨曼莎·莫顿
剧情: 两个递送阵亡通知书的信使。一个奉行“不发生身体接触、不按门铃、不与家属交谈”准则,一个是负伤荣归的新手。两人在责任与私生活间努力寻找平衡。
《决战以拉谷》
(In the Valley of Elah,2007)
导演: 保罗·哈吉斯
主演: 汤米·李·琼斯 查理兹·塞隆 詹姆斯·弗兰科
剧情: 一个退役老兵在追查刚从伊拉克战场上归来的儿子的离奇死亡时,发现了军方的无数丑闻,也发现了儿子被战争扭曲后的种种堕落行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