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护区的很多活动是经济活动——访动物行为学博士约翰·马静能

1947年出生的他,走在中科院昆明植物所的植物园里,健步如飞。偶尔,他会在一棵老松树下停下来,仰头举起相机,对着高高的树梢转换角度接连按下快门。如果不是在事后看到他相机里那些鲜见的鸟儿,一般人无法了解他在拍些什么

责任编辑:朱力远

1947年出生的他,走在中科院昆明植物所的植物园里,健步如飞。偶尔,他会在一棵老松树下停下来,仰头举起相机,对着高高的树梢转换角度接连按下快门。如果不是在事后看到他相机里那些鲜见的鸟儿,一般人无法了解他在拍些什么——那些羽毛黄、绿相间,在树枝、树叶间隐藏得很好的鸟儿,似乎只有他那经长期训练而成的特别敏锐的眼睛才能捕捉得到。他开玩笑称自己为“鸟人”。不仅如此,他还能够在百兽嘈杂的大森林里,靠耳朵听闻的细微声音迅速感知红猩猩的方位。他模拟动物的叫声特别惟妙惟肖,堪比相声中的口技。

他是第一个到越南工作的西方生物学家,把WWF的物种保护项目带到了越南。在越南和老挝边境,他发现了体积庞大的剑角牛,被誉为“20世纪最激动人心的发现之一”。 在过去100年里,人类新发现的哺乳动物总共只有10种,3种和他有关。他曾在原始森林里和大象、熊搏斗都没有受伤,右手缺失的小拇指是他向往的野性力量40年来惟一在儒雅、清朗的他身上留下的小小警告。

国际知名生物保护专家约翰·马静能(John MacKinnon)长达14年担任中国环境与发展国际合作委员会生物多样性工作组主席,现为中国-欧盟生物多样性项目宣传教育子项目负责人。在英国总领馆文化教育处日前在昆明举办的“气候变化与生物多样性”媒体研修班讲座间隙,记者采访了这位集著书、制片等多种才能于一身的动物行为学博士。

问:您曾与著名动物生态学家珍妮·古道尔一起在非洲考察黑猩猩等野生动物。你们是怎么认识的?

马静

登录后获取更多权限

立即登录

网络编辑:莫希

欢迎分享、点赞与留言。本作品的版权为南方周末或相关著作权人所有,任何第三方未经授权,不得转载,否则即为侵权。

{{ isview_popup.firstLine }}{{ isview_popup.highlight }}

{{ isview_popup.secondLine }}

{{ isview_popup.buttonTex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