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驻京办”媒体的生存现实

2009年,驻京办风声正紧、潍坊裁撤驻京办的消息引起种种揣测与观望的时候,李罡却逆流而上,一系列为驻京办发声的活动搞得风生水起。他预计:驻京办撤不掉。

责任编辑:李梁 郭力 马昌博

一月下旬,数千家驻京办将要撤销的消息传来。在这场舆论旋涡的中心,有一家专门报道驻京办资讯的报社和网站:《驻京资讯》报和邸讯网。作为驻京办系统庞大复杂的产业链的一部分,它们如何生存和发展?驻京办系统在它们眼中,是怎样的一种现实?

撤销“驻京办”的消息,来自于1月23日新华社《瞭望》新闻周刊。这篇题为《驻京办迎来大撤销》的文章称:相关主管部门将出台红头文件,在未来的6个月内,数千家驻京办将被撤销完毕。

舆论欢呼雀跃,但在驻京资讯报社社长、邸讯网总裁李罡看来,应该为驻京机构客观公正地呼吁一下。

李罡主持着一家专门报道驻京办资讯的《驻京资讯》报,每月出刊一期,与之相应的还有一个网站:邸讯网。它令人想起过去报道京城朝政消息的邸报。

当撤销驻京办的消息传来时,李罡和他的《驻京资讯》报社已然顺利拿到刊号,将由从内刊变为公开出版的刊物。

几年来,“驻京办”一直被媒体炮轰,名声不佳。2006年,国家审计署审计长李金华刚刚炮轰驻京办“目的就是‘跑部钱进’。跑是足字旁,还有一个‘包’,要带包去跑”,李罡却决然放弃曾经的杂志与媒体希望,经过半年的调研,创办《驻京资讯》报和邸讯网。

2009年,驻京办风声正紧、潍坊裁撤驻京办的消息引起种种揣测与观望的时候,李罡却逆流而上,一系列为驻京办发声的活动搞得风生水起。

新一轮报道引起了“驻京办”存废纷争,对李罡没有什么影响。他预计:驻京办撤不掉。不仅如此,他和手下的人马正摩拳擦掌,准备在新的一年里在驻京办领域里大展宏图。

这一报一网,如何生存?如何在驻京办庞杂的资源中发展?他们如何为“驻京办”正名而呼吁?驻京办系统在它们眼中,到底是怎样的一种现实?

驻京办“古老而富生命力”

“驻京办”已不是简单意义上的一个机构,其身上还附着了复杂庞大的附属行业。

1980年出生的李罡,2002年在《中华英才》半月刊当记者。对李罡来说,这段经历显得十分光彩,“那个时候我们采访国家领导人很容易,记者们几乎都有和国家领导人的合影。”

4年后,从《中华英才》杂志出来的李罡投了一点钱,和朋友一起承包了《经理日报》的《世界华商》周刊。

2006年的李罡,在迷茫中追逐着承揽一个一个项目。其中包括给一些地方政府做城市发展规划、做产品推介。

一次,在给山东青岛平度市的“马家沟芹菜节”、“大泽山葡萄节”做推介的时候,通过走驻京办的路子,他竟然很容易就获得了为当地政府在京举办新闻发布会的项目。

尝到了政府资源甜头之后,李罡发现,通过接近“驻京办”,可以成为介入地方政府资源一个最好的切入点。正在寻求转向的他,把全部注意力投到了

登录后获取更多权限

立即登录

网络编辑:王怜花

欢迎分享、点赞与留言。本作品的版权为南方周末或相关著作权人所有,任何第三方未经授权,不得转载,否则即为侵权。

{{ isview_popup.firstLine }}{{ isview_popup.highlight }}

{{ isview_popup.secondLine }}

{{ isview_popup.buttonTex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