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尼说,且慢!——零关税助阵,中国再下南洋

关税的篱笆拆了,反对的嗓门却更大了,东盟一些国家的行业协会,包括印尼,纷纷要求延缓执行中国-东盟自贸区零关税政策。而对很多中国企业来说,下南洋还不是他们目前迫切需要考虑的问题。

责任编辑:邓谨 助理编辑 温翠玲

关税的篱笆拆了,反对的嗓门却更大了,东盟一些国家的行业协会,包括印尼,纷纷要求延缓执行中国-东盟自贸区零关税政策。而对很多中国企业来说,下南洋还不是他们目前迫切需要考虑的问题。

雅加达市场上出售的印尼纺织品。零关税后,印尼纺织行业担心来自中国的竞争,而已在当地设厂的中国纺织企业,则在憧憬着返销中国市场。  图/nytimes

印尼:缓行零关税

因担心中国货泛滥,印尼一些行业协会已经行动起来,积极游说政府。

经过十年漫长的谈判,中国和东盟的自由贸易之门终于在今年1月1日打开。

从这一天起,根据中国-东盟自贸区(CAFTA)的协议,中国和东盟6个老成员国印尼、泰国、马来西亚、菲律宾、新加坡和文莱之间的90%以上的进出口商品实行零关税。2015年后,零关税将扩展到东盟的新成员国越南、老挝、缅甸和柬埔寨。

这是由发展中国家建立的第一个也是世界第三大的自由贸易区,涵盖19亿人口、6万亿美元国民生产总值和4.5亿美元的贸易额。

然而,迎接中国-东盟自贸区的并不仅仅是掌声。一些企业害怕的是,随着关税闸门的放开,中国的优势产品可能将淹没本国市场,造成本国相关产业受损,失业加剧。

在自贸区谈判过程中,这样的声音就一直存在。然而,在自贸区协议正式生效之后,这样的担心正在加剧。

1月6日,位于赤道上的印度尼西亚西爪哇岛,1万余名工人包围了省长办公楼,还填满了地方议会前的广场。在一千多名警察的监视下,工人们拉起横幅,要求政府取

登录后获取更多权限

立即登录

网络编辑:瓦特

欢迎分享、点赞与留言。本作品的版权为南方周末或相关著作权人所有,任何第三方未经授权,不得转载,否则即为侵权。

参与评论


精选评论 (6)


回复

2010-01-26

囚徒困境用的没错....自己理解能力的问题

回复

2010-01-25

多予少取 拿谁的钱予 取来的钱给谁

回复

2010-01-24

这就像当初国内加入WTO的时候,国内好多人担心的那样。现在事实证明加入WTO就是在国内加入一条鲶鱼,激活了整个中国国内的国际竞争力。

回复

2010-01-24

这就需要中国企业提高自己的技术含量和品牌了,否则死路一条

回复

2010-01-24

文章倒数第二行中‘囚徒困境’用词不当。囚徒困境(prisoner's dilemma )是博弈论的非零和博弈中具代表性的例子,反映个人最佳选择并非团体最佳选择,并不是进退两难的意思。1950年,由就职于兰德公司的梅里尔·弗勒德(Merrill Flood)和梅尔文·德雷希尔(Melvin Dresher)拟定出相关困境的理论,后来由顾问艾伯特·塔克(Albert Tucker)以囚徒方式阐述,并命名为“囚徒困境”。经典的囚徒困境如下:   警方逮捕甲、乙两名嫌疑犯,但没有足够证据指控二人入罪。于是警方分开囚禁嫌疑犯,分别和二人见面,并向双方提供以下相同的选择:   若一人认罪并作证检控对方(相关术语称“背叛”对方),而对方保持沉默,此人将即时获释,沉默者将判监10年。   若二人都保持沉默(相关术语称互相“合作”),则二人同样判监半年。   若二人都互相检举(互相“背叛”),则二人同样判监2年

回复

2010-01-24

不知道提高自身产业竞争能力,偏偏叫嚷着延缓“零关税”进程,这不仅伤害了中国商人的利益,从长远来看倒霉的还不是东盟国内的企业利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