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真】正在消逝的乡村供销社
夏安山,做了近30年供销社老职工,他与老伴胡清兰打理着的这家供销社,现在以销售七匹狼自行车为主。高高的房屋里,整齐地排满了一辆辆自行车和各式各样的童车,柜台后面整齐地摆着农村适用的五金配件,很多已经落上了一层厚厚的灰尘。
责任编辑:李楠 实习生 刘志杰
拍摄乡村供销社的想法最早产生于2007年11月,当时我有事路过山东省济宁市南部的喻屯镇东邵村。走进东邵供销社,高高的柜台,陈旧的货架,竟然唤起了我儿时对于供销社的记忆。记得小时候,我最喜欢去供销社玩。供销社的房子都特别大,特别高,供销社的阿姨都特别漂亮,说话也特别细声细语。每一处乡镇,最繁华最热闹的地方就是供销社,供销社的房子也是当地最好的建筑。乡村供销社,这个曾经红红火火,而现在正在消逝的经济形式,其实蕴藏着许许多多耐人寻味的历史变迁。
夏安山,做了近30年供销社老职工,他与老伴胡清兰打理着的这家供销社,现在以销售七匹狼自行车为主。高高的房屋里,整齐地排满了一辆辆自行车和各式各样的童车,柜台后面整齐地摆着农村适用的五金配件,很多已经落上了一层厚厚的灰尘。
“这些五金配件好多年都没有卖出去过了,我去年按废品价卖了很多。”夏安山说,“我是供销社的老职工,现在供销社不行了,没工资,我又没有地,别的也不会,想来想去,还是在供销社做点小买卖!”这听起来似乎有些无奈。但夏师傅又说:“不过我的店面没有租金,成本小,价格低,很多顾客转来转去还是会在我这里买。一个童车,我23元进,25元就能卖,别的店得承担工资和租金,卖这么少就赔了。”
走薄利多销的路子,一年下来差不多有一万元的利润,也只能维持日常生活的开支。供销社的职工多数都住在原来柜台后面存货的小配房里,没有电视,没有采暖炉,没有家具,也没有沙发。他们的生活水平甚至还不如当地的农民。
今年46岁的邵保国,16岁就在供销社工作,现在他经营的东邵供销社批发部主要卖副食。他说,来这里买副食的多是他的老顾客,几十年了,和乡邻做生意,邵师傅讲的是质量好、斤两足。他说这正是供销社的老传统。
供销社的经营基本还是商品大全,从服装、副食、日用品、农药、化肥,有的甚至连花圈都有。在鞋帽包专柜,世界名牌阿迪达斯、耐克比比皆是,当然都是“山寨”版。年轻人来买的还不少。这些外出打工的姑娘小伙在城里工资不高,东西又贵,还是回家来买,又便宜穿出去又大方。
在农民的心目中,供销社虽然日渐稀落,但仍然占有很特殊的地位,讲信誉、服务好是主要原因。
乡村供销社始于20世纪50年代初,是以农民为主体的劳动群众集体所有制的合作经济组织,在“保障物资供给,促进生产发展”为使命的解放初期,一直是我国物资生产资料分配制度的一个主体。据中华全国供销合作总社有关负责人2009年12月称,去年1至11月累计实现销售总额10352.19亿元,同比增长13.54%。全系统消费品零售额2906.63亿元,同比增长27.13%,连续10个月快于全社会消费品零售额增幅。可见,农村市场潜力巨大。在计划经济年代,供销社在农村布有健全的网络,甚至在村、组这样的“市场神经末梢”都有自己的销售网点。但是这套系统在商品经济的冲击下却面临“网断线破”的危机。曾经的“国字号”如何变身为“新农村现代流通服务网络”,正是供销社能否在今天复兴的关键。
网络编辑:王怜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