慎言“群众”

“群众”人数众多,却没有独特的声音,没有清晰的面孔,难以发出个体的光芒,失去了主动性

责任编辑:戴志勇

“群众”人数众多,却没有独特的声音,没有清晰的面孔,难以发出个体的光芒,失去了主动性 

“群众”是中国多年来使用频率极高的一个词汇。例如,差不多每个人都填写过的大量表格,在“政治面貌”(为什么叫“政治面貌”而不是“党派”?)一栏,没有党派身份的人需要填写“群众”二字;逢年过节,媒体必有领导“慰问群众”的消息;一些政府文件和媒体报道常常出现“人民群众”并称的用法;纪念性的活动,会有“群众方阵”或“群众游行队伍”。

以上各种“群众”的含义大有不同。用于“政治面貌”的“群众”,指的是无党派的中国人;逢年过节被领导慰问的“群众”,指的是一些家庭贫困的弱势个体;政府文件和媒体报道里的词组“人民群众”里的“群众”含义较为模糊,它和同一个词组里的“人民”是什么关系?是人

登录后获取更多权限

立即登录

网络编辑:瓦特

欢迎分享、点赞与留言。本作品的版权为南方周末或相关著作权人所有,任何第三方未经授权,不得转载,否则即为侵权。

{{ isview_popup.firstLine }}{{ isview_popup.highlight }}

{{ isview_popup.secondLine }}

{{ isview_popup.buttonTex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