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开支票”和“给钥匙”之间 援建四川灾区的香港经验

2009年是援建项目全面启动的第一年。“如果表现不好,我们会相应扣减下个阶段的资金。”香港政府发展局首席助理秘书长唐锡波说。

责任编辑:郭力 马昌博 李梁 资讯 陈斌 实习生 丁婷婷

“香港政府不可能不管,也不可能管太深”

香港纳税人援建四川地震灾区的90亿港元,是否花得其所,近日将初见分晓。

依香港政府和四川政府的协议,每年一月初,香港政府将对过去一年援建工程的进度、质量、成本控制等进行全面检查,并公布结果。2009年是援建项目全面启动的第一年。“如果表现不好,我们会相应扣减下个阶段的资金。”香港政府发展局首席助理秘书长唐锡波说。包括他在内的众多香港官员都参与了援建的核心工作,他们直接感受到两种制度下共建工程的不易。

这种磨合带来的,或许可以称作援建地震灾区的“香港经验”。

“来之不易”的90亿

三次到立法会“要钱”,发展局局长林郑月娥都做了充分的准备。她对南方周末记者表示,香港方面有一整套监督的机制,能保证这笔钱用到实处。

然而香港议员们依然对内地曾经发生过的“豆腐渣”工程印象深刻。有议员直言,“最担心香港政府官员不敢问,不敢质询,更加不敢批评”。“我们不可能不管不问,但是什么时候管、怎么管、管多深,是非常难控制的问题。”作为香港政府主要的负责官员,唐锡波经常感到为难。

香港政府官员在立法会上费尽口舌,90亿最终分三次会议表决通过,跨了两年。

对这笔“来之不易”的钱,港方抠得很死。151个项目都签了双方协议。每个项目香港最多出多少钱,协议中约定得很清楚。唐锡波告诉南方周末记者,“川方有责任去用好这笔钱,如果超支,他们必须找别的渠道筹钱。”

为防止挪用和浪费,香港给的90亿没有一次性转到四川方面的账户。

港方要求每个项目都严格分阶段拨款,比如第一阶段就付打地基的钱,验收后再付第二阶段的钱。这是香港工程管理的通例,一来能保证工程不超支,二来利于出资方对工程质量的监督。

“让我们再去立法会要钱不可能。”唐锡波说,除非施工过程再遇上地震等灾害导致工程受到破坏,否则港方不再追加出资。

香港政府还专门邀请四川省、市、县负责重建的官员到香港考察。其中,廉政公署是重要一站。廉政公署的官员结合香港新机场等大工程,介绍了如何在投标、项目管理及财务控制方面,设

登录后获取更多权限

立即登录

网络编辑:王怜花

欢迎分享、点赞与留言。本作品的版权为南方周末或相关著作权人所有,任何第三方未经授权,不得转载,否则即为侵权。

{{ isview_popup.firstLine }}{{ isview_popup.highlight }}

{{ isview_popup.secondLine }}

{{ isview_popup.buttonTex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