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年·国】没想到大学毕业去卖猪肉

十年间,大学生就业由不是问题,变成了问题。政府的发展战略,遂从“GDP优先”转为了“就业优先”。从“天之骄子”,到毕业即失业的“蚁族”,中国大学生们十年走了个轮回。

责任编辑:邓谨

大学生就业越来越难,政府的发展战略,遂从“GDP优先”转为了“就业优先”。

又到冬天的时候了。中国的大学生们,正奔忙在各种各样的招聘会现场,他们的脸上写满同一个表情:迷惘。

1999年,中国要求在2005年之前,入学人口和适龄青年的比例(一种被称为“毛入学率”的东西)达到15%,据说这是区分精英教育和大众教育的分界线。四年之后,有212万名大学毕业生走向了市场,与一年前的145万相比,猛增了67万,增幅

登录后获取更多权限

立即登录

欢迎分享、点赞与留言。本作品的版权为南方周末或相关著作权人所有,任何第三方未经授权,不得转载,否则即为侵权。

参与评论


精选评论 (4)


回复

2016-08-26

眼光要放广一些,不要仅仅盯着中国的公司和就业市场

回复

2012-10-31

国考给人希望的同时,更深刻的是绝望。需要一个呼唤理性的时代。

回复

2010-01-20

但是,坚信年轻的一代一定会有出路,中国容不下,出国呗!

回复

2010-01-20

90后马上就要大学毕业了,可是70后,80后仍然还在朝气蓬勃地为祖国建设做贡献,似乎没有让位的迹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