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年·国】天赐十年

过去十年,有太多的没想到——没想到农民也能领社保了、没想到国企又成了香饽饽、没想到考公务员比考北大清华还难、没想到怪病这么多污染这么重、没想到卖烤红薯的也在打手机

责任编辑:马克 助理编辑 温翠玲

■编者按:过去十年,有太多的没想到,而未能免俗的凑成“十大”的想法,又让我们不得不割舍许多众口一词的“没想到”——没想到农民也能领社保了、没想到国企又成了香饽饽、没想到考公务员比考北大清华还难、没想到怪病这么多污染这么重、没想到卖烤红薯的也在打手机、没想到左邻右舍都开上了车、没想到沃尔沃能被吉利买下来、没想到外汇储备能到两万亿、没想到中国经济这么快就成了世界第三……

其实,大部分的没想到都可以归为两类,第一,没想到中国崛起得这么快;第二,没想到从国强到民富还有这么长的路要走。

2000年是新世纪的开始,前推到1998年,更适合做断代叙事的开端。那一年,国企改革、金融改革大规模展开,加入WTO的谈判也骤然提速,当然,还有为了应对亚洲金融危机出台的“积极财政政策”,但十几年后回头看,这个就是配角了。

数以万计的企业关闭、三四千万的工人下岗、上万亿的坏账剥离债务核销、铺天盖地的“冲击”担忧、此起彼伏的“卖国”指责,“地雷阵”和“万丈深渊”居然就这么趟过去了,现在想来,仍然觉得不可思议。但就是这些潜伏着惊涛骇浪的波澜不惊,奠定了2002-2008年中国经济的黄金增长。

当然,对社会的欠债很重、对农村的欠债很重,“勤勤苦苦已度过半生,今夜重又走入风雨”,“农村真苦、农民真穷、农业真危险”,这是上世纪90年代的真实概括。

终于,2003年以后,政府可以有财力弥补过去的欠账了,而“坚持以人为本,树立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促进经济社会和人的全面发展”也成为了执政党的指导思想。

这是对“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对“以钢为本、以粮为本”这些传统思维定式的超越,一个历史性的突破。

但是,从意识到位,到行动到位,仍然是一个艰巨的历程。

向“民生”倾斜若干年后,教育、医疗卫生、社会保障,这三大民生支出今年也只占到GDP的7.1%(按今年GDP增长8%计算)——这个数字在发达国家普遍是15%到30%之间。纵向来比,尽管绝对金额有了大幅度的增加,但这三大支出占财政总支出的比重,仍然没有实质性的变化。

科学发展观确立若干年后,中国经济的“不稳定、不协调、不平衡、不可持续”,仍然让最高执政者忧心忡忡。

改革已逾三十年,四面都是深水,放眼皆为激流,没有可以搁置争议的浅滩,没有可以回避矛盾的静港,更盛的盛世,还是更泥的泥潭,这是下一个十年的谜语。

也许,中国不会接着再有一个“天赐十年”,但无论个人还是国家,今天的作为,将决定明天的命运,历史如此,未来也如此。 

世界上时速最快的列车来了。

2009年12月26日,武广高铁正式运行。这辆挂着“和谐号”标志的列车正是时下中国的一个绝佳隐喻。

自从在新世纪里打开国门,这列东方快车载着前所未有之多的乘客,以前所未见之快的速度,呼啸着一头闯入对此毫无准备的世界。

这就是中国的零零年代。

但是英国《金融时报》的专栏作家约翰·加普更愿意将其比喻为高速公路上疾驰的汽车。这位西方人发现,乘客们都没有安全带——想想看吧,那该是多么危险的旅程。

是驶向一个“开元盛世”,还是跌入“中等收入陷阱”?中国走到了一个关键的岔路口。

 

卫生间的电话,“10%时代&

登录后获取更多权限

立即登录

网络编辑:瓦特

欢迎分享、点赞与留言。本作品的版权为南方周末或相关著作权人所有,任何第三方未经授权,不得转载,否则即为侵权。

{{ isview_popup.firstLine }}{{ isview_popup.highlight }}

{{ isview_popup.secondLine }}

{{ isview_popup.buttonTex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