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周拍案:重建伦理其次才有社会法度

“杀亲”不可能基于利益动机,一般犯罪与刑法理论恐难解释,问题根源在于伦理底线被突破,社会自我防御机制崩解。

责任编辑:傅剑锋 赵凌 实习生 林春挺

1.尊重人大就是尊重人民

原重庆市市长王鸿举主动跑到人大作辞职报告,开创中国政坛先例。长期以来,政府官员辞职并无当面陈述的程序,一切在“公文”及私下沟通中完成,人大并未受到充分尊重。王鸿举自觉于人大和政府的法律关系,当面直陈,值得推崇。

中国政制,人大为上,背后是人民至上。但由于“行政主导”的政治传统,作为共和国新生事物的人大或遇尴尬。幸赖改革以来,从选举、代议到监督,人大制度逐渐成熟。王鸿举此举暗含了中国行政的新式定位,即尊重人大,在人大的监督下依法行政。

尊重人大就是尊重人民,我们期待更多的“好官”、&l

登录后获取更多权限

立即登录

网络编辑:王怜花

欢迎分享、点赞与留言。本作品的版权为南方周末或相关著作权人所有,任何第三方未经授权,不得转载,否则即为侵权。

参与评论


精选评论 (11)


回复

2009-12-23

没有公平的社会,何言道德~~~

回复

2009-12-22

中国的问题已经不是法律道德问题了,几十年的改革开放,开始于走私造假,到现在上国家公务员买官卖官,收钱不做事说空话;下到工农送礼做事。这已上人性习惯问题了,很是悲哀啊!现在上那去求一句真言。

回复

2009-12-22

一切听党的,没错,人大,人不大才叫人大。

回复

2009-12-21

特希望再来个实在的政府官员大声质问记者:谁告诉你面向人大就是面向人民了?人大代表过人民么?

回复

2009-12-20

每个人都是一个个原子,内心需要真诚沟通,需要敬畏利益之外的道德伦常。“杀亲血案”粉碎了伦理的核心,警醒我们反诸内心,思虑安顿个体的精神资源和社会友爱。重建人伦,其次才有社会法度。说得很好啊

回复

2009-12-20

人大为上,人民至上?那表是民选的吗?如果不是,何谈至上?

回复

2009-12-20

政治制度以及法律的改革从来都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我们每个生活在当今时代的人,应当理解当今的时代特征。我国的历史已经造就了这种“行政主导”的政治传统,因此改革这一尴尬局面实在是一件不容易的事情。试想,你我假如是以为决策者、领导者面对如此纷繁复杂的社会情况如何改革??作为公民,你我自觉的依法办事,行得正,坐得稳,睡得踏实,每个公民都这样做了,这种法治社会还会遥远吗?当然,有某些僭越法律的试法者在那个时候也就成了过街的老鼠了!

回复

2009-12-20

期待革新,期待国家人民能更理性更人性。

回复

2009-12-19

面向人大辞职,值得如此高兴吗?不过是做个秀,摆个花架子而已,养老基地里的所谓的人大代表,他们起到过真正的作用吗?建国当年曾承诺将政协权力移交给全民选举出来的人大,六十年过去了,移交是移交了,但人大代表选举却仍在镜花水月之中。

回复

2009-12-19

中国不缺制度,我们的制度构建不能说没有其合理性一面,但凌驾于制度之上的统治一切的力量摧毁了一切;如果执政党能够面对历史、面对人心去“与时俱进”的话或许我们还抱有希望,但愿不是镜花水月一场空!

回复

2009-12-19

中国的普通百姓还会继续为这个变态的社会付出鲜血的代价,直到它灭亡为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