减税有利于促内需

在现实的经济状况下,中国不仅应该大幅度减税,而且应该控制政府财政支出,防止大规模赤字的出现,从而推动国内财政运行的机制向“公共财政”转变。

责任编辑:余力 邓谨 助理编辑 温翠玲

在现实的经济状况下,中国不仅应该大幅度减税,而且应该控制政府财政支出,防止大规模赤字的出现,从而推动国内财政运行的机制向“公共财政”转变。

面对2008年下半年突如其来的全球经济危机,中央政府果断出台了“积极的财政政策+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为组合的宏观调控措施,以应对国内经济的大幅下滑。政府的宏观调控政策使国内经济在今年出现了迅速的反弹,但诸多的隐患,如产能过剩、资产价格泡沫、通胀风险,引发了对经济复苏“重量轻质”的担忧。

前10月:赤字财政竟现盈余

为了顺利实现“保增长”,中国今年的财政可谓是花了大价钱。按照政府工作报告的要求,2009年中央财政安排7500亿元赤字,比上年增加了5700亿元,同时代地方发行2000亿元债券,全国财政赤字合计9500亿元,创出了新中国60年的最高纪录。

财政部近期则提出,将“力争”完成年初制定的财政收入“保八”的任务。这意味着如果全年支出不超出预算的话,年初预算报告中确定的财政赤字规模将会保持在可控范围之内,中国财政将继续保持稳健。

而从实际运行的情况来看,今年前10月国内财政收支状况也的确表现得颇为出色。财政部的数据显示,前10月累计全国财政收入5.8万亿元,比去年同期增长7.5%。其中,财政收入中的税收收入5.1万亿元,同比增长4.7%。随着年底前财政收入的继续攀高,中国基

登录后获取更多权限

立即登录

欢迎分享、点赞与留言。本作品的版权为南方周末或相关著作权人所有,任何第三方未经授权,不得转载,否则即为侵权。

参与评论


精选评论 (10)


回复

2011-12-20

中国的税负较重,与民间消费低迷的情况,是密切相关的。

回复

2009-12-15

我不知道国家把交补,房补等纳入个税依据的是哪一部法律哪一条法, 更不知道的是,公务员,国家事业单位的职员不需要交这些税收,依据 的又是哪一条哪一款 人人平等是怎样的平等?希望有高人解答,不甚感激

回复

2009-12-12

减了税钱老百姓也不一定就真的能有钱消费了 总有人会继续瓜分老百姓手中的钱 比如说房地产 每个人都需要房子,就算工资变多了,房价继续这样疯长,不管多少工资,也弥补不了这个巨大的黑洞。有多少钱都会被吸进去。国家要调整的,不仅仅是税收而已,而是国民需要的最低生活要求

回复

2009-12-12

民间流传有一句话,可以看出当前税制的荒谬之处:“不偷税不漏税就无利可图。”这至少说明:一、税负高的不近情理;二、税收征管没有足额征收;三、可以不足额征税,就等于给征税者提供了寻租空间。所以,减税势在必行!

回复

2009-12-12

根本没有用, p民只有纳税被宰割的份,你交了税,税款如何使用,你根本没有权利去监督,宪法规定赋予人民的权利都是一纸空谈

回复

2009-12-12

该怎么说呢,中国需要改的太多了。。。

回复

2009-12-11

呵呵,我看这篇文章属于典型的痴人说梦!

回复

2009-12-10

内需之所以难以扩大,一方米纳是社会保障不健全的原因,另一方面是收入分配不均衡的原因,提高社会保障水平需要更多的财政资金投入,收入分配的问题是劳动收入比重小而资本性收入太多,一些人没有钱去消费,而另一部分人的的收入又远远超过生活所需,减税只是提高了企业的经营效益,让一些人有了更多的钱去投资炒楼,而不会促使企业提高员工的工资并且雇佣更多的员工,难以起到扩大内需的作用.

回复

2009-12-10

一面要增税,减少个人可支配收入,一面又要扩大内需,这么明显的悖论也可以想出来,太有才了

回复

2009-12-10

减了税,拆迁条例再被废,公仆们要揭不开锅了 所以只要公仆们还是公仆,就不会让这样的事情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