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译家的位置

我们这个社会,更看重那些高头讲章(不管里面有没有真学问),而往往忽视翻译家的作用

责任编辑:蔡军剑

我们这个社会,更看重那些高头讲章(不管里面有没有真学问),而往往忽视翻译家的作用

杨宪益先生去世了。10年前,戴乃迭先生已经先他而去。屈指算来,从1940年双双从牛津归国算起,两先生在翻译园地中并肩耕耘超过半个世纪。多少年背负沉重的犁头,换来的是沉甸甸的果实。从屈原到鲁迅,从戏曲到传奇,灿烂的中华文化经两先生的介绍,得以为西人所知。煌煌巨著《红楼梦》,倩谁译去作奇文?个中滋味,当然惟译者能解。更何况他们不仅是犁过去,还要犁回来——向国人介绍西方文化,这“

登录后获取更多权限

立即登录

网络编辑:王怜花

欢迎分享、点赞与留言。本作品的版权为南方周末或相关著作权人所有,任何第三方未经授权,不得转载,否则即为侵权。

参与评论


精选评论 (8)


回复

2013-02-14

向把毕生献给国家和民族的大师致敬!

回复

2013-02-06

又少了一滴健康的骨髓!

志心
回复

志心

2013-02-05

现代汉语本质就是翻译体。语法的重要性不言自喻。向先驱致敬!

回复

2009-12-07

向大师致敬

回复

2009-12-01

很难过,又一位大师离去了

回复

2009-11-29

现在的翻译家们估计都很生气~~因为中国现在公开发表的书籍似乎没有多少中国自己的色彩,他们翻译什么给外国人看,人心不古造出来的文化垃圾么?

回复

2009-11-28

真正的大师不需要外界的喧哗, 大多数人在意的是外界的认可, 而我们需要的是耐得住平静,做一些实事。

回复

2009-11-27

心痛啊,真正的大师得不到尊重,而那些所谓的文化快餐却如此的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