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当政治与新闻“不期而遇”

以前给官员电话,所得到的答复往往是“不得闲”“你不要烦我”。而现在,“哪怕不愿意接受采访,但还是客气多了。有的还主动提供别的可采访对象的电话。”

责任编辑:马昌博 李梁 郭力 资讯 陈斌 实习生 殷卫兰

仇和与伍皓是两个风格迥异的官员;而相同的是,他们都选择掀起一场媒体风暴,并影响当地传媒与政界

以前给官员电话,所得到的答复往往是“不得闲”“你不要烦我”。而现在,“哪怕不愿意接受采访,但还是客气多了。有的还主动提供别的可采访对象的电话。”

伍皓一度“暂时选择沉默”。南方周末记者获知的消息说,在一次省委会议上,有的常委对伍皓的做法提出异议,后来省委书记白恩培表态是一次尝试后,伍得以过关

地处边陲的云南正在经历一场政治与媒体相互作用的风暴,而两个制造风暴的当地官员,一个是早就闻名全国的个性官员仇和,另一个则是正在闻名新闻界的云南省委宣传部副部长伍皓。

力推舆论监督的昆明市委书记仇和,现在获得了地方立法的支持。10月30日,昆明市人大通过的《昆明市预防职务犯罪工作条例(草案)》中明确:“干扰、阻碍新闻媒体依法开展舆论监督的,对负有领导责任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予以问责直至追究刑事责任。”

而从新华社云南分社常务副总编辑任上转为云南省委宣传部副部长的伍皓,在因“躲猫猫案”发生后不顾副部长的身份,组织网友调查而遭遇上级“诫勉谈话”之后,如今也顺利通过试用期一年的考验,并被进一步“压担子”:就在南方周末记者采访的11月中旬,云南省委宣传部分工调整,伍皓在原来分管的新闻工作之外,又被加上了网络、外宣等领域。

仇和到昆明后一如既往的严谨。冬天穿西服,他也一定将衬衣穿在毛衣的外面,细节一丝不苟。对于刊登在报纸上的个人照片,仇和要求亲自审定后才能发表。而且,不接受任何采访。

而作为省委宣传部副部长的伍皓QQ差不多24小时都挂在网上,他和人聊天仰靠时不自觉的就把眼镜推到了额头上,而且有记者前来他即接受见面。

显然,这是两个风格迥异的官员;而相同的是,他们都选择掀起一场媒体风暴,虽然一个是主动为之,一个是分内职责所在。

这是一种不期而遇,而他们背后的云南,一场新闻与政治的不期而遇,也正在蓬勃登台,并影响当地传媒与政界。

政治想到了新闻

“明星”官员仇和

登录后获取更多权限

立即登录

网络编辑:王怜花

欢迎分享、点赞与留言。本作品的版权为南方周末或相关著作权人所有,任何第三方未经授权,不得转载,否则即为侵权。

参与评论


精选评论 (25)


回复

2009-11-25

仇和、伍皓,中国政坛上少有的明星人物,尤其仇和,是少有的最具争议人物。但你们现在所做的、所为的,究竟能走多远,值得深思。大气候没有形成,变革总会有难度的。商穰等变法之人,虽名流千古,但均以惨败而告终。我支持,同时希望有更多的仇和出现,才能避免“千里走单骑”的孤独英雄再次上演。

回复

2009-11-23

前段时间也听闻朋友说起云南媒体环境变化的近喜,感慨之余也有了“万一仇市长,陆部长走了以后怎么办”的远虑。目前在中国的新闻业界,从来都是要看“天”吃饭,仇和与陆浩的走马上任、雷厉风行让昆明的舆论空气为之一新,但是,无奈以政党及官员意志为马首的人治政权从来难于成为个人言论自由的坚实基础与长久保障。须知,在大洋彼岸的美利坚,永远是先有独立宣言与天赋人权的自由、平等之土壤,才有了拥护民主,维护人权的华盛顿与奥巴马。

milo503
回复

milo503

2009-11-23

仇和从某种程度上来说,是一个制度的破坏者,一个好的社会制度应该是避免一个暴君政治的存在制度。

回复

2009-11-22

毕竟有所尝试,比某些地方一片乌黑强多了。

回复

2009-11-22

在社会发展的浪潮中,就得有这样的一些敢于直面问题而提出有新意的解决办法的领导者或官员,来完善国家的体制,推动我们这个国家的发展!向你们致敬!

回复

2009-11-22

时间来证明了

回复

2009-11-21

好很好实在好。全国榜样。

回复

2009-11-21

第一次认识伍皓是在《伍皓说新闻》一书,当即被他真诚感动;后找到他邮箱,问他问题,还问了南方报系和深圳报业集团的两位前辈,但伍是三人中回答最详细的,此时即使已位居云南省省委副宣传部部长。

回复

2009-11-21

广西人民欢迎仇、伍两位大人……

回复

2009-11-20

我的留言呢

回复

2009-11-20

我的留言呢

回复

2009-11-20

让后人知道我们在这个时代我们做了什么?这一生就值了

回复

2009-11-20

已经数不清这是南周第几次报道仇大人了 当然编辑部的先生们不会数不清 不知道为什么我总是有这么一个感觉:每过半年 仇大人就会在南周上露一次脸 当然有人会说这是p民们的错觉 听过很多传闻 什么上铺下铺的兄弟什么的 当然编辑部的先生们比我们更清楚 这是他不断出现在你们版面上让我们仰视的缘故么? 我真的很关注一个把全市所有的公立医院都卖掉的地方 老百姓究竟是怎样看病的 这毕竟在全国是首创 也曾经在你们的报道中获得过好评的 但是这么多年过去了 情况究竟如何 是否大人的尝试需要在全国推广呢 南周的编辑记者们有勇气去采访一次么?

回复

2009-11-20

媒体的有效地监督对政府执政具有积极作用,政府方指定政策,严格实施,媒体方监督政府施行,免除执行环节中不必要的政策失误,这样既有效利用了媒体资源,又减少了不必要的行政资源浪费。如此,政府的改革步伐才会走得又健又稳!

回复

2009-11-20

11月7日。第10个记者节前天,云南各大媒体在昆明市金马碧鸡坊举行宣誓,做负责媒体。就在伍部长上台讲话的时候,大概有3、4十名老年上前来上访并高喊口号,被主办方请来维持秩序的警察拦在安全线外,此时主办方大概慌了手脚,急忙向全场在座所有记者派发小纸条,上书:不要接待老年人,不要和他们说话。 宣誓结束后,记者们正在签名留言的时候,老年人冲进场内,有被农业公司非法集资骗钱的,有拿着某份党报高喊假新闻的,不胜枚举…… 主办方吓得屁滚尿流,东西都来不及收就夹着尾巴走了,留下漫长跑的老人和四处逃窜的记者,以及一地的纸屑…… —————————————————— 我也是记者,亲眼所见,我觉得这是一出闹剧,各位以为呢?

回复

2009-11-20

媒体应该让老百姓看到真的东西!事实的本来面目!媒体要为人民服务!

figohy8769
回复

figohy8769

2009-11-20

我们的政策就应该鼓励这种大胆的尝试,让更多的小岗涌现出来,让更多像家庭联产承包制这样的好办法、好政策得到认可。

回复

2009-11-20

支持仇和和伍皓,希望这一场变革继续持久的走下去,更深入更彻底,虽然我们云南做不了经济强省,但也能做新闻最自由省。昆明人就是要有敢为天下先的精神。

回复

2009-11-20

支持仇和和伍皓,希望这样的变革更深入,坚持走下去。我们云南虽然做不了经济强省,但我们也可以做新闻最开放省!

回复

2009-11-20

qiu仇和要要在些出山云南就好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