能源“孤岛”:太阳能教授的推广秀

开业两百多天,赵春江一笔生意也没有做成。每天他照旧守着自家的能源“孤岛”,等待着顾客上门。这就是赵春江的家,也是目前中国惟一一套并入大电网的家庭太阳能光伏发电设备,一度被媒体形象地比喻为都市里的“能源孤岛”。

责任编辑:吴传震 朱红军 实习生 郭海燕

民族性格论: “今天国际市场上的恶性价格战,来自这样的民族性格;未来国内消费市场的启动,也寄希望于这样的民族性格。”

开业两百多天,赵春江一笔生意也没有做成。每天他照旧守着自家的能源“孤岛”,等待着顾客上门。

上海西南角的阳明国际花苑住宅小区里,22块太阳能电池板,正在一处11层住宅楼顶上吸纳阳光。它们略微倾斜,保持与水平线25度夹角,据说,这是上海地区全年平均接收阳光最充裕的角度。

这就是赵春江的家,也是目前中国惟一一套并入大电网的家庭太阳能光伏发电设备,一度被媒体形象地比喻为都市里的“能源孤岛”。

它的主人——上海电力学院太阳能研究所所长赵春江,正是用这种特别的方式,试图推广太阳能发电的家庭应用,孤身挑战中国光伏产业的当下窘境。

“孤岛”难解的尴尬

大约三年前,赵春江封闭了自家的天台,将整个阁楼改造成一个家庭太阳能光伏发电系统的工作间。

他一度把这里视为技术实验地,宁愿空着黄浦江边另一处更适宜的居所。每天记录天气情况,查看当天的发电数据,并一一造册。为了力求实验的精确,每隔几天,他甚至跨出天台,用手攀在玻璃窗外,站在危险的11层楼顶,擦拭太阳辐射接收仪的感应部位。

截至2009年9月15日,这个3000KW的家用太阳能发电系统,已经发出8859度

登录后获取更多权限

立即登录

网络编辑:莫希

欢迎分享、点赞与留言。本作品的版权为南方周末或相关著作权人所有,任何第三方未经授权,不得转载,否则即为侵权。

{{ isview_popup.firstLine }}{{ isview_popup.highlight }}

{{ isview_popup.secondLine }}

{{ isview_popup.buttonTex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