候选人提名:党内民主的基石与起步——执政党党建改革建议

历史上民主集中制屡遭破坏的主要原因,在它只是“基本原则”,而没有发展成可操作的程序和规范。党代表和各级领导候选人提名权逐步从领导回归党员和各级党代表,是党内民主的基石

责任编辑:戴志勇

历史上民主集中制屡遭破坏的主要原因,在它只是“基本原则”,而没有发展成可操作的程序和规范

民主的生命是代表和候选人的对下负责。因此,党代表和各级领导候选人提名权逐步从领导回归党员和各级党代表,是党内民主的基石

中国共产党自88年前成立以后,经过艰苦卓绝的努力和几千万人的流血牺牲,建立了共产党领导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在建国60周年之际,总结执政60年党建工作的历程,超越眼前短期的功利得失,抓住新形势下党建改革的灵魂,以达到党章提出的在建国100年时能引领中国基本实现现代化的执政目标,是党的建设的重大课题。

从革命党向执政党的转型

中共建国执政之后,借鉴苏联模式,建立了中国的社会主义经济政治制度,并形成了国家工业化的基础框架。

无庸讳言,在建国后的很长时期,执政党没能自觉实行工作重心的转移,有时是以阶级斗争为中心,依靠一部分社会阶层和集团打倒另一部分阶层和集团的革命党形象,有时又是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从而平衡不同阶层和利益集团要求、为所有有公民权的国民谋福利的执政党形象,在两者之间摇摆。

这种摇摆,突出地表现为党对在社会主义制度建立起来之后中国社会主要矛盾的判断。

如1956年第八次代表大会指出:“我们国内的主要矛盾,已经是人民对于建立先进的工业国的要求同落后的农业国的现实之间的矛盾。”因此,“党和国家当前的主要任务,就是要集中力量解决这个矛盾,把我国尽快地从落后的农业国变为先进的工业国。”

仅一年之后,在党的八届三中全会上,毛泽东又强调“在社会主义社会建成之前,无产阶级同资产阶级的斗争,社会主义道路同资本主义道路的斗争,始终是我国内部的主要矛盾”,结果,1958年5月召开的八大二次会议,刘少奇所作的工作报告中,既代表党正式提出了社会主义建设总路线的方针,又确认了这个阶级斗争的主要矛盾。

进入建国的第二个15年,党的建设越来越变成寻找和批判党内外的革命对象、净化党的革命纯洁性的运动。文化大革命的发动,更是把其推到了极端。

执政30年后的十一届三中全会,正式实现了工作重心的转移,以经济建设为中心,这奠定了从革命党向执政党转移的基础。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第一次变得触手可及。

也正是在这个时期,社会各方面的利益冲突,群体性乃至民族性矛盾的激化,对党风和官员腐败的不满和愤慨,对党的执政能力提出了新挑战。中央反复强调,提高执政能力,关键在于加强党的建设。从革命党向执政党转型,党的建设本身需要哪些转型和改革?

使民主集中制程序化

代表中国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代表中国先进文

登录后获取更多权限

立即登录

网络编辑:瓦特

欢迎分享、点赞与留言。本作品的版权为南方周末或相关著作权人所有,任何第三方未经授权,不得转载,否则即为侵权。

{{ isview_popup.firstLine }}{{ isview_popup.highlight }}

{{ isview_popup.secondLine }}

{{ isview_popup.buttonTex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