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在金融危机中占了便宜”江西宜春市长谈如何在“腾笼换鸟”中“夺鸟”

想留是留不住的,政府不如帮一把,找个好婆家把企业嫁出去。

想留是留不住的,政府不如帮一把,找个好婆家把企业嫁出去。

作为农业大省最典型的农业大市,江西省宜春市在过去几年中抓住承接产业转移特别是珠三角腾笼换鸟的政策机会,开始了一场向工业化的跃离。

到2008年,宜春自承接沿海产业转移以来,全市工业园区入园企业1159家,其中香港的160多家,台湾的100多家,长三角500多家(浙江为主),珠三角300多家,闽东南180多家。

作为主导整个地级市产业转移工作的市长,龚建华10月1日接受了南方周末记者的专访,谈了在金融危机和已经有所停滞的腾笼换鸟政策背景下,一个内陆地级市如何“夺鸟”的故事。

优势与困难

南方周末:宜春市承接产业转移的优势有哪些?

龚建华:第一,我们资源丰富。特别是劳动力资源丰富。现在闲待利用的劳动力100万人,有80万人常年在外打工,可吸引返乡工作。尤其是我们创建了全省规模最大的赣西实训中心,可为企业提供实用型人才,破解企业用工难题。

第二,交通便利。宜春境内交通干线已成网络,

登录后获取更多权限

立即登录

网络编辑:瓦特

欢迎分享、点赞与留言。本作品的版权为南方周末或相关著作权人所有,任何第三方未经授权,不得转载,否则即为侵权。

{{ isview_popup.firstLine }}{{ isview_popup.highlight }}

{{ isview_popup.secondLine }}

{{ isview_popup.buttonTex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