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牧时代的终结——丹巴县莫斯卡村牧民定居点纪实
投资50亿元的“四川藏区牧民定居行动计划”已于2009年1月启动,该计划力争到2012年结束该省藏民的游牧无定居生活。游牧时代即将过去。
刚刚在阳光下呈金黄色的土路,经雨水一打,全都成了黑泥汤。6个轮子的拖拉机陷在这半坡上,任凭十个人如何推搡,依然纹丝不动。车子不动,村长长寿的号子也不动,“1、2、3”,一直这么不停地喊。10分钟过去了,人们没有停止努力。30分钟过去了,人们还保持着奋力向前推的姿势。40分钟内,拖拉机只被推进了5米。长寿终于决定放弃了。他指挥村民将车厢底层的纸箱全搬下来,那里面装着面粉、食用油、汽水、方便面、饼干和糖,再把较轻的包裹装上去。我们4位游客和另2名村民被安排继续乘车,其余人则走路回家。他自己蹲在路边,守着一大堆纸箱,等待牦牛队来救援。
2009年7月23日,我们和藏族牧民一起搭乘拖拉机,经老熊沟,到达传说中各类生命和谐共处的“天堂”——四川省甘孜藏族自治州丹巴县莫斯卡村牧民定居点。据了解,投资50亿元的“四川藏区牧民定居行动计划”已于2009年1月启动,该计划力争到2012年结束该省藏民的游牧无定居生活。游牧时代即将过去。
7月23日,从老熊沟上山时,村民在推拖拉机
藏戏正在金龙寺院子里演出
密修夫妻正搬着板凳准备去看藏戏 图/朱勇刚
夏季的莫斯卡村牧民定居点
放生的牧民
8月6日上午,我从莫斯卡徒步前往小庙子村,去找阿吉买褡裢。
金龙寺的藏经阁建在小庙子村,小庙子因此得名。小庙子村的行政名叫边耳乡牧业村,是建国后由莫斯卡人衍生出来的新村,人口很少。快到小庙子的时候,我见到潺潺的小河从青翠的森林穿过,很惊讶。曾用GPS手持机测量,金龙寺庭院中心的海拔是3970米。在平缓的下坡路上走了不过5公里,地貌就从高寒草甸过渡到了针叶林。这对于游客来说是一个福音。我不知阿吉家所在,但决定先参观小庙子。小喇嘛寺里房门紧闭,空无一人,杂草丛生。在走廊上看过几块佛经雕版后,我出门时幸运地撞见了阿吉,他请我到他家喝奶茶。原来阿吉就住在隔壁的小屋里,是小喇嘛寺的守门人,42岁,一脸络腮胡子,身材魁梧,眼神里却透着无限的柔情。
阿吉育有2子2女。小女儿才5岁,左腿小腿上肿起好大一个包。阿吉说,那个包越来越大、越来越硬,吃了点藏药,没用。问他为啥不赶紧送县医院治疗,他说没钱治。问他为啥不卖掉几头牛换钱。他说为了医他自己的病,那年把家里全部的17头牛都放生了。放生的牛是不能卖的,否则菩萨是要怪罪的。
放生的牛是不能卖、不能杀的。这风俗之前也听过,是我买盘羊头时捡到的知识。可能在莫斯卡人眼里,外地人的出现意味着土特产有了销路。先是一位穿紫袍的青年僧人问我买不买贝母。没几天,一位少年又问我买不买盘羊头,他刚在自家牧场附近捡了一个大的。盘羊是国家二级保护动物,在莫斯卡的高山上很常见,一群常有上百头。
7月31日晚,我到了那位少年家里,窗户正对着金龙寺的后墙。捡到盘羊头的少年名叫尼玛汪加,16岁,在康定县新都桥中学念初二。看过盘羊头,坐在床边,我和尼玛汪加聊起了天。他大哥坐在另一张床,一边搓着一件盘羊皮衣,一边默默地听着。那件盘羊皮衣据他说已经50多年了。尼
登录后获取更多权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