奥运中国的民间体育

1999年,陕西陇县。荡秋千。 秦岭/摄


    2008年,被称为中国奥运年;今天,是奥运会倒计时113天。在五环光辉照耀下的体育,承载着光荣与梦想,隆重盛大,备受瞩目。与此相映成趣的,是自由自在,自生自灭的中国民间体育。它不拘形式,不拘场地,不拘人数,也不拘组织形态,天然地与百姓日常生活密切相连。

 

2004年,四川凉山。天然的“生态体育场”。 林强/摄

 

1997年,北京。“罗汉功”。 王东升/摄


    中国民间体育活动历史久远,内容丰富。追溯起来,它们或起源于先民的渔猎与采集,或起源于早期的迁徙与争战;或起源于原始的体能训练以及由此而派生的舞蹈、竞技、游戏等,还可能起源于精神性的祭祀仪式……
    近年来受“现代化”、“城市化”浪潮的冲击,古老、多样、质朴的中国民间体育面临着边缘化——逐渐萎缩甚至消逝的危险。只不过短短几十年时光,一些代代相传、遍及城乡、曾经伴随许多中国人成长的民族民间体育活动,已经很难觅见其踪迹了。

 

1999年,山东青岛。跳绳的孩子。 吴正中/摄


    对于大多数中国人来说,在相当长的时间中,度过的是物资短缺的童年,然而,那些或因地制宜,或因陋就简地各种强体的土器械和健心的土玩具,却为这清贫的童年注入了无法磨灭的欢乐:踢毽、跳房、抓子、斗鸡、打弹弓、玩秋千——不花一分钱,玩得死开心。既不用担心器械维修,也无虑现代污染,更不会为我们的生存环境制造不朽的垃圾。这些民间体育、娱乐活动样样都是伴随着我们生命的律动节奏,在极其自然的状态下进行的。它不显赫、不张扬、不竞争、不与政治和经济利益直接联系;它不但增强了我们的体质,而且健康了我们的心灵。毫不夸张地说,许多民间体育活动实乃体现民族精神和民族智慧的非物质文化遗产。
    改革开放之后,我国引进了许多“洋玩意”:台球、保龄球、高尔夫——这一切对于大多数工薪阶层以及农民工来说仍然是可望不可及的梦。但是,老百姓可以把这些高不可攀的洋货低俗化、民间化。于是我们看到无论城墙拐角还是青藏高原,无论旷野农田还是街头马路,到处都有平民化的台球;我们还看到,农民工利用工地的传送带加啤酒瓶自制“保龄球”,同样玩得开心畅快!当然,我们更多地看到那些竞技场上正式的运动项目,被老百姓巧妙改造后,变成房前屋后、田间地头,日常强身健体的活动。

 

1986年,云南老山中越边境。营地早练。 贺延光/摄

 

1996年,陕西西安。民乐园棚户区的孩子一边练俯卧撑,一边复习功课。 胡武功/摄

 

1982年,福建泉州。农家乒乓球。 王文澜/摄


    体育在中国民间,是如此地多姿多彩,生机勃勃。
    2007年7月30日,国家体育总局局长刘鹏在奥运会筹办工作报告中提出:“每天锻炼一小时,健康工作50年,幸福生活一辈子。”
    在2010年的远景规划中,有这样几个数字值得注意:人均体育设施面积达到1.40平方米;体育人口总体达到40%,城市达到45%;社会体育指导员达到65万人。

 

(责任编辑 李楠

{{ isview_popup.firstLine }}{{ isview_popup.highlight }}

{{ isview_popup.secondLine }}

{{ isview_popup.buttonTex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