治湘江 最沉重的河流,最尴尬的治理

最近三个月内,湘江正经历着从未有过的尴尬。
频繁爆发的重金属污染事件,令其成为舆论眼中的“最沉重的河流”,而另一面,它近年的治理却被治理者认为“三十年来未有的大进展”。

责任编辑:朱红军 吴传震

编者按:最近三个月内,湘江正经历着从未有过的尴尬。

频繁爆发的重金属污染事件,令其成为舆论眼中的“最沉重的河流”,而另一面,它近年的治理却被治理者认为“三十年来未有的大进展”。

这样的尴尬,还可以从两个“特殊”的日子里佐证,6月15日,湖南省环保厅升格的好日子,当天爆发娄底双峰铬污染事件;7月3日,省委书记视察新环保厅办公大楼,当天浏阳爆发恶性镉污染事件。

三十年里,“湘江治理走了一个轮回”,其间的蹒跚举步,五味杂陈,利益纠葛,却是中国地方政府环境治理的典型图景。本报推出“治湘江”专题,本期刊发上篇,下篇敬请继续关注。

三十年大轮回

“我们环保部门是睁一只眼闭一只眼”,领导总会纠正说“最好把两只眼都闭上”。

1982年,肖永定毕业后进入湖南省湘潭市环境监测站工作,恰逢国家在湖南启动的湘江重金属污染调查收尾。27年后的今年7月,肖永定又被通知到省发改委开会,主题仍然是湘江重金属污染调查。

现在,肖已是湘潭市环保局总工程师,在那次会上,他“艺术”地说:“一方面说明我们孜孜不倦,另一方面也说明我们的效率太差。”

以今天沉重的湘江水比较,30年前改革开放前夜的二三类水质令人留恋。

但也已现污染之虞,中科院地理研究所1979年的报告中已经将其列为国内污染最为严重的河流之一,而最早开启重金属污染调查的除了松花江,另一个就是湘江了。

在原湘潭市环保局局长黄常见看来,三十年湘江治理走了一个轮回,“八十年代初,就确定了四大污染,汞、铅、砷、镉,三十年后,还是这些东西;三十年前就确定了四大污染源,郴州的三十六道湾、衡阳的水口山、株洲的清水塘、湘潭的竹埠港,三十年后,重点还是这四个。”

湘江治理一度是湖南人的骄傲。1979年湖南省颁发了当时中国第一部省级制定的水环境保护条列《湘江水系保护暂行条例》。湖南更是早在上世纪70年代就有了环保机构,为全国最早,“就是为了治理湘江”。

当年的受重视度和执法环境至今令黄常见怀念,但治理却未见多少实际进展。“那时候环保部门的执法力度很强,但技术制约是个客观困难,对重金属污染的很多基本机理都仍在探索之中,资金、技术、人员,都是问题。”

八十年代中后期,沿着湘江,从郴州到岳阳,超过1600家大中型工矿企业林立在干支流两岸,这使得“有色金属之乡”名副其实,也使得流域水质急转直下,1990年之后延续的十年里,湘江31个省控环境水质监测断面中,超标断面超过三分之二。

这十年里,环保部门地位日趋弱化,无力于挽湘江于重污,地方政府为招商引资,总是在文件中明确规定各类工业园区封闭管理,环保部门连门都进不去。

如今的一些看似铁腕和创新的治理手段,当年已现雏形,这包括从1990年开始,14个地州市政府负责人已需要向省政府递交环保责任书,推行环境保护目标责任制。

但在黄常见看来,这些大多停留在了口号上。工业园区沦为污染企业乐土的情形,在当时湘江流域非常普遍。“我从没听说哪个湘潭的领导因此被问责。”黄常见说。

在相当长的GDP和财政作为指挥棒的政绩考核年代,环保显然是一

登录后获取更多权限

立即登录

欢迎分享、点赞与留言。本作品的版权为南方周末或相关著作权人所有,任何第三方未经授权,不得转载,否则即为侵权。

参与评论


精选评论 (20)


回复

2010-01-11

除了重金属污染,还有垃圾、生活污水,枯水也很严重(09年屡创历史低位),湘江除永州上游好一点,其实就是一个大污水沟,请那些文人墨客少唱湘江的赞歌了,多到湘江边去走走。谢谢媒体的关注。 另外还想说的是,造成湘江的现状除了政府治理不力外,也有民众素质不高的因素,走到湘江边你随处可见到塑料袋、避孕套、饭盒、酒瓶......,大部分民众事实上也把湘江当成了垃圾场,当然,这些归根结底还是政府的管理问题,新加坡随地吐口痰,都要重罚,而我们这里向水源地排污丢垃圾即放毒,却管不好或没人管。 “pigaddog评论于87天前 我死后,哪管世上洪水滔天。。。” ——只怕你还没死就中了招,我们大部分城市的人喝的就是湘江的水

jiang1987
回复

jiang1987

2010-01-08

中国特色就是人治,而不是法治。所以我们需要明君,贤臣,青天大老爷。长此以往,我们的国家什么时候才能实现民主,法治?省内的一条河流治理需要国务院总理亲自批示才能有所起色,也许我们得呼吁国家领导不时微服私访,而不是整天开会。

回复

2010-01-08

说实话,污染有时候不是企业的错,错的是市场,是政策,是政府,哪个企业不希望不污染环境,其实都想,但利润太低,效益太差,政府的纵容,经济要发展,人民的生活习惯,唉……太复杂了

回复

2009-10-23

去看看柳州吧,柳江二三类水质是那么的清澈,全国难有第二条!

回复

2009-10-23

你们去看看柳江,学习柳州吧,传统重工业城市,但水质都是二三类的,全国难有第二条!

回复

2009-10-23

说实在话,我到现在为止,都不知道人大是干什么吃的,只知道人大就是当官的!呵呵

回复

2009-10-20

山还是那座山,河还是那条河,舆论眼中的“最沉重的河流”也是治理者“三十年来取得从未有过的大进展”的河流,关键是我们看问题的角度变了,改革开放30年了,我们对环境质量的要求更高了。

回复

2009-10-18

我们总是在重复过去的错误。只看GDP的增加,只顾眼前利益。实际上,中国的河流大多数都被污染了。即使治理,也不可能完全治理好。湘江、洞庭湖的污染,实际上好几年前就知道了,可就是没有人去管,现在特别严重了才来治理,我怀疑,能否真正治理彻底。 自然生态环境是我们赖以生存的基础。对她的污染和破坏,而不能真正治理和恢复,那就是我们对自己子孙后代犯罪!

回复

2009-10-17

湘潭市环境监察支队的日常工作还都是“一边看 着企业往湘江排污水,一边去和企业讨价还价排污费。 ------------------------- 呵呵! 各地的环保局监察大队都是这样!

回复

2009-10-16

作为一个湖南人,喝着湘江水长大,我现在已经无法再骄傲的跟其他省份的同学宣称湖南是个山好水好的地方了,我所在的县城的河流是湘江的支流,从我儿时的记忆开始就是一条臭水沟,这些年来县城的经济发展越来越红火,可是河流却没有丝毫变化,隔着一条街都能闻到臭味。在治理湘江的时候不仅仅要顾及到干流的门面,是不是也应该治理那众多的支流呢?

回复

2009-10-16

如果说这个世界还有什么是最公平的,我想应该就是空气/水/气候了

回复

2009-10-16

我死后,哪管世上洪水滔天。。。

回复

2009-10-15

湘江,湖南的母亲河,湖南,我的家乡,母亲受难,我当然比谁心里都疼,我只能诅咒这万恶的社会制度。谁来救求湘江,救救我的“母亲”。

回复

2009-10-15

湘江,早已没有当年毛主席站在橘子洲头上的风景了.

回复

2009-10-15

除了污染的问题,湘江现在还面临枯水的问题。

回复

2009-10-15

湘江,很臭啦,水都是黑色的。

回复

2009-10-15

在这个官大一级压死人的国度,只见为政绩忙哪管环境哭

回复

2009-10-15

湘江,湖南的母亲河,滥觞、哺乳了灿烂的湖湘文化。但是,它早已污染变质了...... 我知道,一场规模空前的湘江流域重金属污染的治理工作已然来开帷幕。...... 我也还知道,许多的人正准备打着“治理”的旗号,觊觎那有限的、用来拯救我们湖南母亲河的治理资金。.......

回复

2009-10-15

看可之后就只是感到语言的乏力, 谁可以救中国啊! 过去是社会主义,现在呢?

回复

2009-10-15

太多话想牢骚 最后不知道自己想说什么 苦难中的国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