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信(20091012)
有梦最美
有梦最美。
60个中国人的梦,大多数很务实,也很脚踏实地。比如爱,无忧无虑,自由公平,长寿,健康,发达,赚钱,有车有房,娶媳妇,还要生双胞胎,当然,也包括环保,新能源,信仰不再缺失,几乎所有人都希望祖国更加富强。
多数的受访者都能直言不讳表达自己真实和美好的愿望,也有极个别显露出不耐的敷衍,或者言不由衷,但态度仍是认真的,越普通的人、越年轻的人越认真。认真地表达自己的梦想,是另一种社会的进步。
这60个人,我能认识的寥寥无几。有缘和他们把酒言欢、纵论天下者更少。
朱学勤“宁鸣而死,不默而生”,王康期待建立一个史所空前的现代文明的中国。
那也是我的期待我的梦。
杨锦麟(凤凰卫视)
沉甸甸的梦想
沉甸甸的杂志,大幅照片和简短对话,将60个普通人的喜怒哀乐呈现出来。这期《南方人物周刊》的封面“将梦想打包”,触摸到了我心底的某个部分。
经过天桥、行过夜市,与街边的小贩擦身而过之时,我们不曾会停留一秒,也不会意图了解他们的内心。细细读到小贩陈锦秀的梦想,我心里涌起的是温暖的感觉。这个普通的群体,做着最卑微的活儿,却同样有着追梦的力量。脚踏实地地寻找立足的本领,有着亲情的支撑,他们的生活,也许有着我们意想不到的轻松与快乐。
还有那些平时得到更多关注和仰视的人,深夜回到家,需要的也只是杯热茶和一个温暖的拥抱。其实,对于心底“梦想”的勾勒,人和人并没太多不同。
能够坐下来细心聆听每一个行业、每一个普通人的梦想,是一直关注“人”的《南方人物周刊》带给我的又一次感动。
Serena(广州)
梦想照耀中国
一心中国梦,万古下泉诗。对于一心报国的追梦人来说,祖国,是梦想开始的地方,也是梦想落脚之处。个人的梦和国家的梦就这样相生相伴,融为一体,愈发显示出它高尚的价值和意义。
任何一个国家在发展过程中都有自己的梦想,中国也不例外。新中国的60年,就是一代代中国人为祖国共同奋斗,努力开创梦想的60年。
对于普通人来说,“好奇心”、“想到哪里做到哪里”、“我对未来有了想象”、“当你有了自相矛盾的梦想”这些,都是每个人心中所呈现的现实的反映。
中国梦最为重要的依据是中国文化。而中国文化正是因为内敛才十分推崇谦虚、文雅、以德服人,而不是以势压人!推崇顺势而为而不是逆势而动。
“中国梦”是13亿人的梦,世界上没有一个国家像中国这样,有这么多人同时梦想着国家的繁荣昌盛。
从梦想的中国到敢于梦想的你,还是兑现梦想的中国季。每一个中国人的梦想总是跟国家的命运连在一起的。
“中国梦”为每个中国人提供了发展和奋斗的空间,给13亿中国人提供了一个成就梦想和价值实现的机会。这就是所谓的梦想在照耀现实,而现实也在滋养梦想。
蒋政(南京)
“我为什么要和你说呢?”
关于采访对象收费问题,2005年时,我第一次遇到。外交学院的教授拒绝我,说是没给采访费,我很惊讶。当作新闻和《京华时报》的朋友说了,最后形成了报道,反响很大。
前几天在重庆采访,再次遇到大致相同的事,不惊讶了,却感觉到了受伤。
事情是这样的,我向著名的民间思想家王康先生要了重庆社科院俞某的电话,说想和他见面,聊聊对薄熙来治渝的看法。
俞很惊讶,问为何找到他,我说是王康先生介绍的,他直接拒绝了,说没什么可谈的。不过,他又说,好久没和王康见面了,晚上大家倒是可以一起吃饭。
本来我已经和王康先生刚见过,采访不成,也成人之美吧。于是,再帮他约了王康先生晚上和他一起吃饭。
晚上,王康和俞见面,看样子,他们也是老朋友了。寒暄后,俞直接问王:“你介绍我给记者的吗,你啊,不知道现在记者都是什么人,他们采访你,拿去卖钱,报纸卖钱了,记者也挣稿费了,你得到了什么?说上一个小时两个小时,只用那么一点点,为什么要和他们说啊?你啊!”
站在一旁的我无言以对。
俞说的都是实话。媒体越来越商业化了,报纸可以卖钱,广告也可以卖钱,记者写稿能挣钱,而采访对象呢?
我丝毫没有责怪俞某的意思,只是,60多岁的他,无意中道出的实情,让我很受伤。为我从事的行业,也为这个职业中谋生的自己。
南方人物周刊记者 陈磊
保姆房太小了
有一次出席某个活动,主办方把活动放在一个豪宅的配套酒店内举行,还正好赶上该豪宅的新楼盘开盘,我就和一位业主坐在了同一个桌子上。
业主是一位阿姨,气质很好,看得出是官宦家庭出身。或许是我们口音相近,随口聊了两句,却没想越聊越深。
阿姨是做进出口生意,有钱,这次一出手就是3套,其中一套600平方米,高3.7米,每平米打折下来将近3万块。
这家开发商在北京的楼盘均价卖到了快4万,这位阿姨在那里还有3套。
但是阿姨都不住在这6套房子内,理由是这家开发商太土,房子豪是豪了,但是没品味,买来纯粹是投资用的。
怎么算是没品位呢?
“书房太小了啊,家里那么多书怎么放得下呢?”
“业主们都太装了点,阿姨不喜欢那样,喜欢自由自在的生活,有的业主自我感觉太好了。”
“最让人生气的是,保姆房太小了,就10个平方,这让人家小姑娘怎么看呢?这不把阶级摆明了看吗?孩子出国在外,就保姆小阿姨在,房子都好,但就这点设计不好,太功利了!”
我们这桌是主桌,人都走得差不多了,我也准备撤了,但是阿姨像教训小孩子一样:“阿姨在瑞士专门学过礼仪的。今天的杯子都太大了,吃饭的时候要讲究什么样的桌子配什么样的杯子。孩子你先别走,咱们是主桌,主人没先走,我们做客人的不能先走。记住啊!”
阿姨家里宝马奔驰等名车齐全,女儿在国外学艺术。
阿姨以前是在政府做事,父母公婆也都是政府高官。
南方人物周刊记者 张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