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瘾”治疗:门派并起,裸奔五年 

在色彩斑斓的治疗理念背后,是一个利润高达百亿的市场。陶宏开、杨永信、陶然等网瘾治疗名人是如何建立起自己的巨大声名,各个门派又是如何形成崛起,这个巨大但混乱的市场,正在依照怎样的逻辑运转?

责任编辑:曹筠武 实习生 何旭

在国际医学界对于网瘾并无确切定义,我国政府也未出台任何网瘾戒除工作的指导意见的前提下,一个全球独有的利润可能高达百亿的“治疗网瘾”的市场已在中国形成。研究者指出:在这个庞大而乱相迭出的市场中,其实就两个关键词:power和money。

网瘾治疗,一个门派林立的江湖。中药、西药、催眠、针灸、电击、体悟……各个门派各有领军人物,以治疗网瘾为共同旗帜,在各自的势力范围内施展着各自的独门武功。

在色彩斑斓的治疗理念背后,是一个利润高达百亿的市场。在过去的5年里,门派间既有合作,又有攻讦。有不可思议的奇迹,也有合乎逻辑的死亡。借助“ 网瘾”这个至今缺乏清晰标准的概念,中国形形色色的治疗者们共同创造了几乎是全球独有的一个市场,而这个市场没有任何共同恪守的行业规则。

诸如陶宏开、杨永信、陶然等网瘾治疗名人是如何建立起自己的巨大声名,各个门派又是如何形成崛起,这个巨大但混乱的市场,正在依照怎样的逻辑运转?

神话时代

这个时期充满了奇迹,各种治疗网瘾的手段扬名江湖。甚至媒体记者都因为持续报道戒网明星而获得升迁。

这个庞大市场的形成,肇始于2004年5月5日。彼时,陶宏开——这个后来被称为中国戒网瘾第一人的白发海归——已经在家里赋闲了两年。1984 年,陶宏开以华中师范大学历史学硕士的学历到美国密西根大学访学,在美期间攻读计算机学士。2002年,他回到武汉获聘华中师范大学特聘教授。

“但没有一个学院愿意让我给学生上课。”陶宏开回忆道。那一天,他意外翻开了当天的《武汉晚报》,该报当日的头版头条,是武汉的妇女舒梅的一封公开信《谁能帮我救救女儿》,信中讲到,她的女儿身陷网络不能自拔。

从更大的视角来看这一天:距离1994年5月中国被国际上正式承认为有INTERNET的国家,整好10年。10年前,中国科学院高能物理研究所设 立了国内第一个WEB服务器,推出中国第一套网页,内容主要是介绍我国高科技发展成果。至2003年底,中国共有上网计算机约3089万台,上网用户数约 7950万人。

“当时没有把这个女孩的行为和网瘾联系起来。”陶宏开摇着他的纸扇,“在去美国之前,我在红安县当过10年中学教师,教育过很多问题学生,猜想觉得这个迷上网络的孩子和我以前教育的孩子不会有什么大的区别。”

陶宏开拨通了武汉晚报编辑部的电话,他说想试一试。那个“绝望母亲”次日便携女儿来到了陶宏开的家里。这是中国戒网瘾史上的第一个奇迹:女孩在和陶宏开进行了数小时的面谈后,戒除了网瘾。

如果陶宏开的陈述属实,这甚至是全球的一个奇迹。就在陶宏开取得成功的同时,荷兰人史密斯与琼斯在阿姆斯特丹开办了欧洲首家(到目前为止,也是欧洲 惟一一家)网瘾诊治所。新西兰人白川(Trent Bax),已经研究了网瘾两年时间的香港大学社会学博士。据他介绍,2006年,荷兰人宣布,他们过去两年里的诊疗失败了。

“荷兰人在黑暗里摸索了两年,他们尝试按照精神疾病来诊疗。”白川说,“但两年后他们发现网瘾不是一种精神疾病。”

陶宏开的奇迹还在于,和荷兰人相比,他并没有任何专业背景。有媒体报道陶曾在美国研究过教育学。但陶宏开坦率地告诉南方周末记者:“我没有发表过一篇教育学的论文,当时在美国主要是考虑生存了。”

一年之后,让欧洲人傻眼的治疗奇迹,亦出现在了山东临沂。杨永信,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的专家,用电流让暴躁的少年在一个小时内变成了温顺的绵羊并称其为“杨叔”,这让他成了与陶宏开齐名于网瘾治疗界的专家。

但2004年尚是陶宏开独大的年份。他的奇迹经过武汉以及中央媒体的报道,迅速放大

登录后获取更多权限

立即登录

网络编辑:莫希

欢迎分享、点赞与留言。本作品的版权为南方周末或相关著作权人所有,任何第三方未经授权,不得转载,否则即为侵权。

参与评论


精选评论 (24)


回复

2016-08-31

回复

2010-02-03

网瘾不是病 网瘾本身就是个伪概念

回复

2010-02-03

我很在意那句“在他看来,天底下除了他开的网瘾学校,其他都是骗人的。” 另外,在我看来,将“网瘾”跟“学校”连起来的人可以被认为是连小学都没上过了

回复

2009-09-06

“杨叔”获得了2007年首届山东省未成年人保护杰出公民等诸 多荣誉称号。 国民政府,那些给他颁奖的公仆们,你们应该感到面部温度升高。

回复

2009-09-04

不觉得网瘾那么严重,那长时间看电视算病不?

回复

2009-09-04

人每天为什么要吃饭呢?为什么要说话呢? 建议砖家找出病理机制,兴建治疗“饭瘾”“话瘾”基地,为我国GDP再创新高多作贡献!!

回复

2009-09-04

在这个神奇的国度,天天都在诞生着层出不穷却又荒诞不齐,匪夷所思的奇迹!一群连什么是网络游戏都分不清的挂着叫兽,砖家称号的"能人",上演着草菅人命公开抢钱的行径!

回复

2009-09-04

我都怀疑自己是否网瘾!怎么说呢!我要不打游戏,感觉不爽!这是的吗?再说我快大学毕业了,成年了,也算吗?我一个成年人算,更何况少年呢!那不容易控制的!

回复

2009-09-04

建议大家去看看方舟子的博客~上面有对网瘾的解释~很难相信网瘾也是一种病~其实好多人也是被~网瘾~

回复

2009-09-03

可以想见,当一群孩子只能绝对服从学校教官时,那些教官会做什么?人性之恶往往在权力不受约束时被激发出来。

回复

2009-09-03

可以想见,当一群孩子只能绝对服从学校教官时,那些教官会做什么?人性之恶往往在权力不受约束时被激发出来。

回复

2009-09-03

按照标准,我上网的时间肯定超过,那个做办公室的不超过呢?

回复

2009-09-03

在中国什么都可以发展成为一个市场,要不然别人说怎么发展经济?怎么拉动内需?怎么在世界上以一个又一个的“奇迹”立足?这就是中国现实的悖论~~~

回复

2009-09-03

个人觉得:网瘾其实是有的,有些人在短时间内离开了网络就会焦躁不安,或者长时间的玩游戏、看电影,这都是入迷了,出‘神’了,‘神’都出来了,人自然控制不了自己啊~ 解决方案:到乡下去学学种地,体验一下乡土生活,让他发现原来生活可以如此简单、美好、幸福,要么去贫困地区生活一段时间,过一下穷苦日子,只有经历了苦和累,他才知道原来每天能吃饱饭,喝足水,睡觉的时候能通过收音机听到中国之声的《国学堂》节目就是莫大的幸福~!

回复

2009-09-03

“把网瘾作为个人的问题来解决,是因为,从行政成本上来讲,如果从社会层面来解决,代价太高了。”白川分析说。 中国的很多问题就是因为把社会问题当做个人问题来解决!!!!

回复

2009-09-03

回复

2009-09-03

说到底还是家长自己犯傻

回复

2009-09-03

那个老外的最后一句话,说出了事实的真相

回复

2009-09-03

天天泡在网上,就不正常了吗?从网路上也可以了解到学到很多东西呀。

回复

2009-09-03

在中国,太多权力凌驾于人权了,呼唤人权第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