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茂光:一个士兵到将军的传奇
责任编辑:朱红军 实习生 赵一海 徐臻
他是军中防护伪装专业的领军人,为战斗机建造藏匿之所,为地下工事洞库披上隐蔽的外衣。
他立下无数军令状,豪言跳楼跳海,如何总能不辱使命?他低调立身,却高调追求荣誉,如何“不择手段”?
他从寄身寺庙成长为共和国的将军,在外界所戏称的包工头、企业大款、局长的多重角色中,如何兑现十年不变质的承诺?
新中国成立六十周年之际,广空工程建设局局长林茂光41年的军旅生涯,从士兵到将军的成长史,演绎的正是和平年代个性而昂扬的军人典范。
2009年,林茂光将军在长输管线施工现场讲评施工流程 图/沈玲
林茂光 图/沈玲
搞了一辈子工程,军人的身份之外,他还被戏称为包工头,又位居工程局局长……
十七年前,广州军区空军工程建设局局长林茂光被授予一等功臣的时候,一位给他写发言材料的机关领导对他说,“我有一个要求,希望你十年不变质。”
一晃,十七年已经过去了。
现在,林茂光肩上扛着金灿灿的将星,胸前又多了3枚二等功证章,手里捧着5项国家和军队科技进步奖,他非但没变质,反而成为时代的典型。
“我还是原来的我,但我喜欢荣誉,而且是越多越好,越是高越想要。”他努力坚持着本分与荣誉之间的平衡,因为“拥有荣誉,说明平凡的我在创造价值”。
爱拼才会赢
“给我一点阳光,我就一定要灿烂。”
上世纪末,为了提高战斗机的战场生存能力,中国空军开始为第三代战机建造单机掩蔽库,机库防护门的设计和制造,成为重中之重,要求能够抵抗重磅爆破弹袭击。
国内一家专业厂家安装出来的防护门在抗爆试验中失败,局面一度僵持。
时任广州空军工程建设局局长的林茂光主动向上级请战。外人看来,这不是他的所长,他所带领的工程兵彼时最熟悉的还是军用金属油罐安装。
从单一的油罐安装走进防护工程领域,谈何容易。林茂光的韧性在关键时刻展现出来,“我立军令状”。
与十多年前如出一辙。当年的他率领一个临时组建的“叫花子”部队,缺专业人才,缺技术装备,硬是攻克了全军当时最大的扩容油罐工程,当时的他就豪言,“完不成任务,我从八楼跳下去。”那会儿,当地最高的楼是八层。
现在,“完不成任务,我就跳海。”林茂光仍不含糊。
“给我一点阳光,我就一定要灿烂。”在林茂光眼中,“善抓机遇”并不是一个贬义词,而是过往经验的总结,“我们这支队伍是拼着命干出来的。”
他当然没准备跳海,军令状背后其实是未雨绸缪,这个“油罐大王”早已经考虑向其他领域转型。
“他的思想很超前,人家没想时他已经在想了,别人开始想时,他已经开始做了。”妻子许少
参与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