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舟评论】雪灾总结的政治水平不该低于SARS吧
刚结束不久的严重雨雪冰冻灾害,是2008年中国官民经历的一场重大考验,总算有惊有险无大难地走过来了。回首心悬悬意惶惶最难熬的那几个日日夜夜,广州市委市府的负责人和奋战在春运一线的民警,都心有余悸地说,那种状况出事是必然的,没有发生群死群伤之类大事是万幸。张广宁市长答记者问时,将当时承受的压力与五年前他初上任时SARS的压力相提并论。
这么大一场“胜仗”打完了,自然要总结。表彰烈士、英雄、先进集体和个人是完全应当的。据报道,《抗击冰雪心系人民新闻摄影展》的镜头“让许多观众感到震撼”;“抗灾先进事迹报告团首场报告会情动京城,一个军人的眼泪震撼听众心灵”;许多省市推出了“群英谱”,召开了盛大的庆功会……说句不大悦耳的实话,这都是长期以来我们在大灾过后的“例牌菜”。不要说打了胜仗,就是打了败仗,只要没有全军覆没,不也应该表彰、奖赏那些在进攻、坚守、殿后中作出贡献的官兵吗?
所以,温家宝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中中,用了相当长的篇幅谈这次严重雨雪冰冻灾害,明确提出,“要从这次特大自然灾害中,认真总结经验教训”。表彰与自我表彰已有时日,“优越性”之类的经验也已讲过(据《中国新闻周刊》的《铁道部缘何“独立”?》一文披露,很可能是雪灾改变了铁道部被并入“大交通部”的命运),我们现在就等着看接下来的总结教训了。总结教训的道理不用多讲,痛定不思痛还会有大痛。
一直在想,五年来中国的经济高速发展,政治文明也该相应地与时俱进吧?2003年春的SARS肆虐,有问责,两位省部级高官受处分;有反省,全国的卫生防疫体系得以重建和改建,信息公开与发布制度也得到建立,乃至包括物资供应等方面更大范围的应急反应模式也有了检讨和预案。今次雪灾过后,全国上下的反思与对策,难道不应该比SARS过后做得更好吗?是做得更好,还是不如上次做得好,现在只能说“走着瞧”吧。
总结教训有互相关联的两个层面。一是从全局着眼,看有哪些系统性的漏洞需要修补,是谓亡羊补牢。重在预防,不要总用什么 “百年不遇”、“猝不及防”之类辞令自欺欺人。在这方面,尤其需要集思广益,多听各方面的意见。不仅听专家学者的意见,还要听无身份无地位的公民的意见。“维基百科”的编纂、“华南虎照”的技术辨伪等实践,证明民间藏龙卧虎,高人并不比专家差。这种反思、总结的前提是,要敢于在公共意见平台上摊开问题,让各方人士充分辩论,从而达成共识。
从深层原因讲,农民工不能在打工地扎根安家、铁路建设因投资和管理体制阻碍而建设严重滞后,民间自助组织发育迟缓,煤电供应体制没理顺等等,都亟需解决。但解决系统性问题,最重要的是搞好各地、各部门之间的协同,真正做到各负其责,又“全国一盘棋”。如果有了这种大灾,只有总理冒死亲临一线才能统筹调度全局,谈什么体制机制优越性未免讲套话之讥。
第二个层面,是针对具体的行为人包括地方、部门、单位,检讨得失功过,是谓惩前毖后。用一位民警的话说,“不要一好遮百丑”。不问责,不罚过,既不公正,也不能昭示炯诫。
总结教训首先要端正态度。如果在那里洋洋得意,以功臣自居,比巴顿将军还傲慢,总结教训从何说起?国家气象局的领导人在“两会”期间回答舆论质疑时,那语调缺乏起码的谦恭。在当前的技术条件下,你只能做到这样的预报水平,你不必像广东省委领导人对李红霞之死那样表示“深深歉疚”,但表示力有未逮的遗憾总是应该的吧?却是那么理直气壮的神态!铁道部发言人的回应更是令人瞠目,做了铁道部职分所在、不能不做的工作,居然骄横地反问质疑者抗灾时在干什么;更高一级的领导则自称铁道部的工作可打90分以上。有了这样的领导人,临时手忙脚乱地调内燃机车,火车座位重复售票,车次信息不及时发布,乃至出现安徽女大学生冷静被挤下站台轧死后,铁路部门自表扬“芜湖车务段积极妥善处理旅客伤害事故”……此类现象的出现真是顺理成章得很。领导人的态度如此这般,要他们总结教训无异与狐谋皮。
问责要到人。贵州已处理了一些抗灾时玩忽职守的乡村干部,别处还有没有这些人的“同类项”?还有没有比这些芥子官更大的官应当受惩办?有些规章制度是不是有问题,或者没能得到执行?那三个被追认为烈士的抢修电线的工人,从电视上看似是农民工,他们上岗前受到起码的职业培训吗?
雪灾中暴露出来的腐败问题是不是该追查?《北京青年报》2月15日刊载江西读者来信说,雪灾中他们那里的旧电线杆挺立着,农民集资改建农网时竖的新电线杆折断了近九成,电线杆露出的是8号铁丝而非规定标准的钢筋。而据《参考消息》2月26日转载,贵州凯里市灾后重建用的电线杆,已发现有的竟然没有钢筋。腐败不追查,肯定是国无宁日、民无宁日。
讳疾忌医,是不可能消除隐患的。没有直面现实的勇气,专拣好听的话讲、似乎皆大欢喜的事儿做,不具备起码的政治文明。总结雪灾教训要达到超迈SARS之役的水平,无疑要从正视现实的“阴暗面”开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