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哲琴:最终的东西是一个慈悲
我们全组的人,有做电视、拍照片或者做文字的,我们真正走了一段的时候,才觉得这个旅行多有意思。我原来在中国旅行、在全世界旅行,这次是我第一次真正认识我的国家。
责任编辑:袁蕾 朱又可 实习生 徐臻 朱怡
2006年9月,云南迪庆藏族自治州州委书记齐扎拉给朱哲琴打电话,希望她能帮助当地寺院整理诵经。朱哲琴下飞机后直接去寺院,帮助整编喇嘛诵经。一旁的联合国开发计划署驻华代表马和励(Khalid Malik)与夫人请朱哲琴喝茶,听朱哲琴讲述了她的印度之旅。不久,朱哲琴接到了马和励的电话,请她出任联合国开发计划署的“世界看见——中国少数民族文化保护与发展亲善行动”大使。
从今年4月开始,朱哲琴和她的音乐采风小组已经走了贵州、云南、内蒙古、西藏、新疆,采访大量当地民间艺术家,录制了七百多首民间歌曲(乐曲)。按照她原来的计划,在考察工作结束以后,朱哲琴将出版两张CD,一张是她采集来的音乐原样,另一张是请全球著名音乐家以采样为基础重新编写的作品。
我宁愿吃亏,也不愿很警觉、很冷酷
南方周末:你是怎么寻找到那些民间艺术家的?
朱哲琴:当地的人民是我们的向导。一是通过政府部门,二是通过当地的朋友。《阿姐鼓》那几张音乐专辑出版后,经常有地方请我去他们那里,许多不同区域的音乐家也希望和我合作,把他们的音乐介绍给世界。
2003年,政府进行了一个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调查,从上到下,各级文化系统手上都有一个详细的调查名单,具体到每个村,有几个艺术家,多大年纪,都有详细的备案。
南方周末:何训田说,许多不对外开放的音乐,比如西藏密宗的祭祀音乐也
登录后获取更多权限
网络编辑:莫希